融媒
当前位置: 首页 > 融媒 > 西南交大报 > 第755期 > 第一版 > 1版 > 正文

扎根中国大地 为实现民族复兴踔厉奋发 勇毅前进 ——西南交大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热潮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日期:2022/07/04 17:19:57 点击数:

本报讯   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西南交大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扎根中国大地   建设交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提供了科学指南,这深刻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关切。

“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素质是基础。”校党委书记王顺洪表示,“近年来,西南交通大学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持续探索完善新时代思政育人工作体系,把牢“主渠道”、建强“主力军”、打好“主动仗”,以此引导广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奋力答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考卷。”

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川藏铁路、交通强国、“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学校鼓励青年学子心怀“国之大者”,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引导青年学子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不移肩负起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王顺洪强调,在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学校将不断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研究制定“双一流”建设重点任务清单,推动学校建设再上新台阶,扎根中国大地,朝着交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总目标,扎扎实实建设轨道交通领域世界第一的西南交通大学!

把握新发展阶段   加速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2022年恰逢学校更名西南交通大学50周年,校长杨丹表示,“半个世纪来,学校始终坚持为党和国家事业服务,坚持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谋划教育改革发展,厚植学科特色优势,深耕轨道交通行业,从行业特色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交通特色鲜明、理工科优势突出的多科性大学,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走出了一条扎根祖国西南、勇担时代使命的科技报国之路、教育兴国之路。”

面向未来,扎根中国大地建好“交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关键是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并坚定不移地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落实“四为方针”,坚持“四个面向”,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导向,加速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建设成为轨道交通人才培养高地和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力量。

杨丹强调,学校将继续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师生,牢记初心使命、践行责任担当,把个人奋斗、个人命运深刻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大潮,笃定爱国之情、投身强国实践,绝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上奋力谱写交大人新的青春之歌、奋斗之歌。

严谨治学   严格要求   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这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殷切希望,也为加强一流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

学校从1896年建校之始,一直肩负强国使命——即使颠沛流离历尽艰辛依然弦歌不辍,时刻响应为国家培养急需人才的号召。一代代交大教师满怀教书育人的赤诚之心为国家培育了大量栋梁之材,师生相宜、追求卓越,形成了“严谨治学、严格要求”双严传统和“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

谈及如何建设优秀教师队伍,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部长苏谦这样说:“面向未来,学校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引导全校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杨顺风表示,“我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做好教学科研工作,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自己所教学的每一个学生身上,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奋进在新时代前列。”

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教师应当自觉把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帮助青年学生深刻认识自身所面临的时代际遇和历史责任,努力培养新时代具有过硬本领和高尚品格的接班人。

作为一名高校共青团干部,校团委书记张军琪感触颇深:“我们要高举团旗跟党走,勇敢地担负起历史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西南交通大学“爱国至上、爱校如家”的优良传统和“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永不停滞的前进姿态聚焦共青团的主责主业。”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校教师应当引领广大青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做好学生思政工作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思想政治教育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还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面对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任务,我们责无旁贷。”文科建设处处长张雪永激动地说:“我们鼓励师生们把个人学术兴趣与国家交通发展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以“知识、思想、方法”交叉融合为映射,促进交通思想、交通技术、交通文明互联互通,推动制度规则“软联通”,积极开展“人文交通”研究,助力国家乃至世界交通发展,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

西南交通大学素以交通运输学科见长,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将抓住“可持续交通”发展的历史机遇,在建设适应国家需求支撑知识创新的学科体系、有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学术体系、融通中外开放自信的话语体系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时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辅导员是主阵地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指挥官”和“主攻手”。高校辅导员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立德树人、恪守教育初心、涵养个人品德、锤炼业务本领,主动适应时代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因时而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因势而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因事而化”。

“我们应当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土木工程学院辅导员唐丹表示,“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中做好差异化、分阶段的深度辅导,与学生共同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一道进步。”

敢于担当   勇于奋斗   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作为青年五四奖章获奖集体,数学学院代数编码及其应用团队深有感触:“我们青年教师和学生应志存高远,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爱国者。我们青年学者应敢于担当、勇于奋斗,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建设者。”

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力学专业2021级研究生王貌同样深受鼓舞:“我们应当抓住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积累,努力提升专业相关本领,将个人小我的追求切实融入到国家和社会发展之中,在青春实践中展现青年担当,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有为青年。”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学校126年办学历史中,积淀了光荣的教书育人传统和优良的红色基因。老校友、校史,抗震救灾精神、两路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都是研究的宝贵素材。

校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冷书恒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博士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他说:“我将继续以史为鉴,追寻校史中的红色记忆、学习校史中的党史故事,以广大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好“党的百年奋斗史”、“交大的百年发展史”,完成好这份“传播真理的事业”。”作为学校博士宣讲团的一员,他认为,自己应当将这些党史和校史故事讲述出来,以期感染更多的青年学生。

人文学院传播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李欣悦则说:“立足于时代变革的前沿,我定要传承红色基因,书写复兴篇章,讲生动的中国故事,讲有温度的中国故事,讲立体的中国故事,做一名合格的时代记录者。从书本中获得前行的力量,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做新时代的传播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据悉,学校党委近期将出台《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工作方案》,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作者:侯倩 邓欢原   编辑:侯倩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