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纳米簇(Nanoclusters, NCs)因其原子级精度、优异的光电性能及对外界刺激的灵敏响应,正逐步成为引领纳米新材料发展的前沿热点。近日,西南交通大学化学学院周祚万教授和陈子毅助理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综述期刊《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发表题为Stimuli-responsive coinage metal nanoclusters的长篇综述论文,系统梳理了刺激响应型金属纳米簇的研究进展,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与前瞻性思考。《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创刊于1966年,是目前由Elsevier出版的化学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学术期刊之一,影响因子23.5。

本综述围绕金、银、铜等币族金属纳米簇,详细归纳了其在六类外界刺激(包括温度、光照、压力/机械力、溶剂、化学试剂和电场)作用下的结构演化与性能调控机制。文章重点介绍了诸如热致变色发光、光诱导异构化、压力驱动构型重组以及溶剂诱导自组装等典型实例,突出纳米簇在动态响应过程中的构型可逆性与功能可调性。该综述特别强调“原子级精确结构”在揭示刺激响应行为机制中的核心作用,并指出多刺激协同响应材料和计算辅助设计在未来研究中的潜力。文章不仅为设计新型智能响应材料提供理论支持,也为自旋电子学、生物传感与前药释放、分子机器等前沿应用拓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化学学院陈子毅助理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周祚万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901101)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682025CX007)的支持。
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10854525005004?via%3Di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