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合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强校主战略系列访谈】郭俊:用科技创新支撑人才强校主战略

来源:科技处 日期:2014/04/28 09:00:00 点击数:
信息员 摄影
部门审核 终审

 

高等学校人才除了要具备才能、远见、开拓创新精神等“人才”所共有的寻常特点外,还应具备以下三个特性:其一,道德水准尤为重要,这与高校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有关;其二,多角色重叠,往往要兼顾科研、教学、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多方面的需要;其三,在学术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下,科技人才与人才具有明显的同质性——形成学校主要工作的制高点或领军人才。

我校在此基础上,又呈现出三个个性化的特点:一是,学科领域分布不均衡;二是,整体规模较小,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不足;三是,高端人才稀缺,未能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和引领力。

下面我从科技管理工作的角度谈谈关于“人才强校主战略”的一些思考和实践体会。

一、认识人才强校主战略的内在逻辑

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是学校当前实现跨越式发展切中关键的战略之举,应该说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第一,强校之本是强人。一校乃至一国的兴衰存亡与其拥有人才的众寡优劣息息相关。振兴我们这所百年老校,需要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引领全校员工向强校目标迈进。人才队伍建设是一种动态机制,在此机制下,普通员工成为普通人才,普通人才成为高级人才,高级人才成为宗师泰斗,逐次递进。学校各项事业在这种人才队伍的演进过程中实现发展和跨越,最终实现我们所期盼和为之奋斗的“交大梦”。

第二,强人之本是改革。要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关键是要推进用人制度的改革,以此消除对人的各种不合理限制,还人以自由的天性。具体来讲,就是打破各种“终身制”:学科终身制、专业终身制、单位终身制、岗位终身制等等,让学校创新的核心要素——人才资源活起来,动起来,不拘一格,量才而用,破除壁垒,来去自由。

第三,改革之本是解放思想。在党的领导下,在科学的用人体制机制下,充分相信并放手发动广大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探索,大胆实验,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创新,不断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百花齐放、创新驱动的精神。

二、领悟人才强校主战略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学校主要是从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工作,科技创新是学校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学校长期坚持发展的战略性事业,需要德才兼备的一代一代科技人员持续努力地工作。

第一,科技创新需要人才,人才是学校科技工作的第一战略资源。学校科技工作的发展越来越集中到人才软实力的竞争,学校所拥有的众多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科研团队,都需要顶尖科技人才的主导。然而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就学校现有的科技人才资源而论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学校科技工作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已达到非常迫切的程度。

第二,科技创新依靠人才,科技工作需要高级科技人才的引领。科技人才是学校科技工作的核心力量。对于他们,学校奉行“放心任用、放手使用、激励成功、包容失败”的用人原则,为科技人才提供尽显才华的舞台,实现科技人才与学校共同发展的愿景。其中,包括吸引组织科技人才参与制定学校科技发展战略;依靠科技人才制定并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引导科技人才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的二次创新;推动科技人才在学校知识产权战略中发挥关键性作用;鼓励科技人才走出校门参与国际科技交流和竞争。

第三,科技创新培养造就人才,促进人才队伍素质在科技工作中实现动态升位。科技人才的优秀品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下,科技人才的品质是一个随着时间变化的复杂函数。换句话说,科技人才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充实与自我重塑,而科技创新是其有效途径。我校的院士、专家教授、学科及团队带头人、杰青、新世纪人才无不是通过这样的锤炼而走向更高的境界。

学校在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时,应采取高起点、无限制、接地气的原则。高起点就是在引进、培育科技人才时尽量向高层次看齐;无限制就是学校为科技人才提供自由发挥才智的舞台,提供宽松合理的政策环境,营造浓郁的校园学术氛围;接地气就是保证科技人才的个人职业规划与学校的战略方向同向,引导、鼓励和保障他们出现场,上一线,开动脑筋,注重发现和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国民经济发展和当代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实际问题。

三、回顾科技人才支持与培育的措施、效果及展望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着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单位的发展。建设创新型高校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培养造就青年科技人才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也是我校人才强校主战略的历史性任务。从现在起,我们必须着眼于50年内外,甚至100年内外的时代跨度,做好学校科技人才使用、支持与培育这篇大文章。

进入21世纪,大批青年教师开始接过老一代科技专家的重任,走上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的历史舞台。科技处极为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将其作为科研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政策导向、条件保障、资源配置等方面予以倾斜,为学校青年教师分层次、全方位地提供支持,并加强科研团队的培育,促进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青年科研骨干的成长,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青年教师在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中比重快速增加,已经成为主力军;青年学术带头人和科研团队的培育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重点从顶层设计、经费支持和服务体系建设等三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顶层设计方面,科技处牵头制定了《西南交通大学“十二五”科研工作专项规划》和《565科技行动计划》,绘制了科技人才培育和支持的发展蓝图,并组织各学院(中心)积极实施。

经费支持方面,科技处改革原有的专项经费支持模式,集中资源引导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工作。近几年来,利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和学校自有资金,已累计投入1亿多元立项支持了1100多位青年教师,受益面接近100%。在有效利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方面受到教育部的肯定,并作为典型在全国高校交流。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在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基地项目、团队项目的具体操作层面给予专业指导和服务,提高申报项目的命中率;成立项目管理中心,加强过程管理,完善工作流程,提高科研管理整体水平;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科研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下一步,科技处将以人才强校主战略为指导,推动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推进科研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内部规范管理,着力进行科研组织文化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加强政策研究,提高谋划能力,为学校的发展战略提供支撑。进一步强化对重点科研基地、基础研究、交叉学科、国际化的支持,尤其加强与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等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在对青年教师全面支持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如杰青等)后备人选的条件支持,并帮助他们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鼓励他们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为实现“大师云集、英才辈出”的交大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个人简介:

郭俊,男,1972年12月生,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主要从事轮轨关系及摩擦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四川省应用基础基金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译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2项。

作者:郭俊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