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合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强校主战略系列访谈】李柏林:工业中心是人才的创新乐土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4/04/30 09:07:00 点击数:

 

制作足球机器人、设计与开发3D打印机、设计无需手提就能跟你走的行李箱……所有这些设想,在西南交大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工业中心),都有望变成现实,它是实现梦想的舞台。

当前,全校上下正不断把人才工作提升到新的战略位置,这对致力于技术创新的工业中心来说,有何意义?工业中心如何更好地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工业中心主任李柏林教授如是说——

汲取力量砥砺前行

“人才强校”包括人才与人才结构两方面含义。“人才”主要指领军人物,就是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具有突出才能、才干的人,具有某种特长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人才结构”则指人才在团队组织系统中的分布与配备组合,特点为系统性、层次性和动态性。只有合理搭配人才结构,方能发挥团队整体效能。

工业中心前身是历史悠久的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厂,成立于1995年。它位于学校西门外,占地面积8650平方米,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拥有各类仪器设备684台套,设备总价值1824.07万元。工业中心现有在职教职工37人,其中: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7人,高级技工3人;设有办公室、教学部、制造部、研究室四个主要部门。教学部下设传统制造冷加工组、传统制造热加工组、先进制造组、创新实践组四个教学组。

从工业中心的发展历程来看,人才决定着工业中心未来的发展和方向,决定着工业中心的创新能力高低。李柏林认为,学生成就学校,老师成就水平,人才强校主战略是提高学校水平的关键。华中科技大学老校长朱九思,当初就是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广揽了一大批人才,这才成就了华中科技大学的跨越式发展,并被称为是新中国大学的一个奇迹。

工业中心是学校面向全校学生的工程训练基地和创新实践基地。可在职教职工只有工程系列编制,无教师系列编制,技术工人的职称评聘工作也有近10年没有开展,这影响到工业中心师资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前景。事实上,随着训练人数和训练内容的增加,师资人员不足,已导致普通刨床、锻造、虚拟制造等工种的暂停开设。教职工中,只有两名高级工程师具有企业经历,大部分教师基础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自身工程能力的提高,这导致包括3D打印等先进技术在内的实践教学发展缓慢。对此,工业中心领导班子进行了有针对性地研讨和思考。

润物无声   凿物成型

与其他教学单位不同,工业中心主要承担面向本科生的工程实训教学工作,为学生工程实训提供动手训练平台。工程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工艺知识、了解工业过程、体验工程文化。因而,工业中心老师不可能像学科领军人物一样,荣誉在身、光彩照人,他们往往是幕后英雄,默默地在实训岗位上,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辛勤工作。

不管是学生参加全国各种工程训练能力竞赛所斩获的各种荣誉,还是有关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的获奖教改项目;不管是师生共同研制完成的各种发明创造,还是制作的各种获奖工业作品,工业中心老师们都不遗余力地指导、参与,虽然主角都不是他们,依然努力将设计和构想变成现实,分享着学生们的快乐,感悟着老师的责任和价值。

李柏林认为,工业中心的老师应具有润物无声的育人素质、凿物成型的工程能力。工业中心领导班子有责任,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每一位老师发挥出极致,使每个人都充满成就感、自豪感。这也是工业中心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最有效途径。

围绕着高水平实训平台建设,工业中心除了校外调研外,还组织教职工到校内各学院参观学习,一是找差距,二是探讨公共实践与专业实践的教学课程与资源互补。探讨与相关院系通过合作共建、资源共享、师资共用的方式规划和建设新的工业中心,完善教学体系,搭建良好的工程实训平台,提高学校整体的实训水平。

根据工程训练课程的内容,工业中心将加工方式与原理类似的项目归于同一个模块,并针对每一个模块,建立了由“课程负责人+技术人员+工人”组成的教学小组,由教学小组负责每一个模块的教学与教改。教学小组中,课程负责人是模块的核心人才,需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安于教学,善于与学校相关老师交流与合作,带领教学小组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从实际工作来看,在工业中心,团体的作用往往大于个体的作用,合理地配置人才结构是高水平完成实训任务的基础。李柏林认为,工业中心的教师结构应由包括教授、高级工程师、博士和硕士在内的学术型人才,和包括工程师、应用型本专科生在内的技能型人才构成。唯有这样,人才结构才会更加合理,也更容易出成果。

加强合作,借势发展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引进和培养一大批高层次学术领军人才,给工业中心提供了机遇。

李柏林指出,工业中心的实践性强,工业中心可与高层次学术领军人物的团队打配合,将他们的设想、构想变成现实,在配合中发挥各自特长,提高队伍水平,并将科研成果或方法转化为学生的实例项目和实训技能。

关于未来,李柏林强调,工业中心以新校区工业中心建设为契机,正在与信息学院、机械学院、材料学院等商讨联合共建问题,实现公共实践与专业实践互补,避免重复投入;共同组建教学小组,克服师资不足和师资结构不合理;加强中心与院系合作,提高工业中心教师的科研协作能力和水平;共同探讨面向全校学生的实训教学体系,为更多专业的学生开设工程训练;探索培养高层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模式和体系。同时,开发3D打印机设计与组装等新的实践项目;开设创客空间,为学生自主选题和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和平台。通过深度与相关院系合作,让师生在这里提高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将工业中心建设成人才的创新乐土。

 

个人简介:

李柏林  男,1962年10月出生,广西桂林人,汉族。1993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西南交通大学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第七届委员会常委,成都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委。四川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长期从事优化技术、机构学、图形图像处理与识别、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项,市级科技进步奖一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

 

作者:陈秀梅     责任编辑:陈姝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