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合 > 人才培养 > 正文

【科研育人】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工程系:建设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培养新时代地下工程复合型人才

来源:土木工程学院 日期:2019/08/09 17:16:54 点击数:
信息员 摄影
部门审核 终审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作为四川省唯一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的院系,始终将“三全育人”的思想内涵融入到全院的各项工作中。“科研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环节,科研是路径,重心是育人。地下工程系积极响应学院在“科研育人”上的工作安排,在晏启祥主任的总体部署下,通过建立科研育人导向机制与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健全科研团队评价制度,构建学术诚信体系,戮力同心,劈波斩浪,争优创先,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又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育人”经验。

地下工程学科在高渠清、关宝树、麦倜曾等著名学者的带领下,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教学与科研等多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地下工程系为国家培养了以王梦恕(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仲衡(中国工程院院士)、史玉新(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刘培硕(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杨秀仁(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肖明清(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著名隧道工程专家为代表的大量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我国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和城市地下铁道领域的重要教学与科研基地。

地下工程系有专任教师41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

地下工程系主要依托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展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的重大科研和实验任务,下设4个固定的研究方向:交通隧道工程设计理论与特殊结构、交通隧道工程施工与维修养护技术、交通隧道工程动力特性与抗减震技术、交通隧道通风防灾与节能控制技术。实验室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拥有多套大型与专用隧道试验装备,设备固定资产约3000万元。

到目前为止,地下工程系承担重要科研项目/课题300余项,其中国家级近100项(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及课题2项、973计划课题2项、863计划3项、科技支撑4项、火炬计划1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余项),省部级6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约4000万元。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期刊论文700余篇(SCI、EI收录3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软件著作权20项、获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自2000年以来,总计获国家科技奖励14项(其中,主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含国家一级学会)科学技术奖70多项。

长期以来,地下工程系坚持“科研育人”理念,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以何川、高波、王明年、仇文革、晏启祥、张志强、于丽、刘大刚、申玉生、张俊儒等老师为先进代表的地下工程系在践行“科研育人”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实践,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

作为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国内隧道界知名的专家和学者,何川始终把“创新是灵魂”贯彻在整个科研育人的全过程。2000年归国后,何川即担当了西南交通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的重任。针对西南交通大学当时隧道与地下工程学科人才队伍的现状,他提出了“拓宽渠道,广揽人才,优化学科学缘结构,避免近亲繁殖,打造高水平学术团队合作攻关”的人才建设思路。短短几年,他就将团队建设成为大型及复杂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创新团队。在研究生培养中,他坚持因材施教,脚踏实地做学问。他会根据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兴趣专长,结合学科前沿,为每一个研究生进行“个性化定制”培养。“放低姿态沉下去,紧联实际做学问”,“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是何川对学生学习和研究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他以身作则,身先垂范,教会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截止目前,何川已累计培养培养毕业博士30多名、硕士100余名,指导博士后6名,有20余名学生先后获得省级或校级优秀毕业生称号,很多学生已经成长为工作单位的技术骨干和领军人物。

  

何川在隧道施工现场指导科研             何川在水下盾构隧道现场调查

高波在思想上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及价值和学术取向。在现实生活和教学工作中,他始终坚持“科研育人”的理念。每周都会开展团队的学术交流活动,并积极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因材施教,不拘泥于固定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提高整合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以及增强国际交流与竞争的能力和学会塑造优秀品格和人格魅力。

 

高波指导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工作       研究成果应用研讨会上的高波

王明年紧紧抓住智能建造学术前沿,带队开启了中国隧道智能建造的全新研究领域,并把我国该研究领域带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还经常冒着隧道开挖爆破后的高浓度粉尘以及瓦斯爆炸危险,带队深入隧道施工掌子面测试隧道施工通风效果,持续引领我国的隧道通风与防灾研究,为相关国家和行业规范的编制作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大量隧道防灾通风领域的优秀人才。

 

王明年指导隧道通风研究              王明年在施工现场调查

仇文革一直坚持科研促教学的理念,推进科研成果向教材转化、向课堂转化、向教学转化,多年担任土木科技月地下工程方向负责人和出题人,使学生得到了优质的科研训练和专业训练。他始终坚持“用双脚做学问”的学术主张,强调工程实践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整个科研团队师生不仅要坐得住研究室,更要下得了隧道工地。在科研实践中坚持与学生一起深入科研项目现场,坚持问题导向和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经常结合现场试验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带领学生深挖问题本质,解决了大量工程和学术难题。

 

学科竞赛课堂上的仇文革                    仇文革指导研究生科研

作为系主任,晏启祥对全系科研育人进行了积极部署,在他的领导下,地下系科研育人成果斐然。他带领科研团队勇攀高峰,汶川和芦山地震爆发后,他冒着地震震区余震频发的危险,第一时间到都江堰、汶川、青川、芦山等地的铁路和公路隧道工程开展震害调研,并针对性地进行科研攻关,为相关规范的编制和修订作出了重要贡献。

  

晏启祥在震后现场考察                    晏启祥在隧道内调查

对“科研育人”理念,张志强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并始终践行。例如,经常通过分享时政新闻等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鼓励学生以兴业报国为己任投身祖国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中来;以兴趣为导向,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前提下,因材施教;提倡劳逸结合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注重团队文化建设,培养每一个学生合作攻关的能力。

 

          张志强为学生讲解难题          科研项目交流会后的张志强及其团队

申玉生在学生培养中始终贯彻 “科研育人”理念,他根据每位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他们参与不同的科研项目,以达到最大限度锻炼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科研中得到提升。针对如何将实际隧道工程中的问题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相结合,他会采取点对点的教学方法,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采用医学“望、闻、问、切”的理念应用于隧道施工过程中,观察每一个环节与关键控制性工序。

 

申玉生带领学生进行模型实验                 学术研讨会上的申玉生

刘大刚通过国家重大工程的科技攻关、科技需求和科技动态发展趋势,使团队学生接触科技发展前沿技术。主动承担学生教学及科研实践工作,实施科教融合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并重的综合培养。在教学和科研实践指导过程中,注重科教融合的工作实施方式,除传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外,同时以科技攻关积累的丰硕研究成果为基础,兼顾学生知识创新的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对知识创新的感性思维和兴趣,助力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

 

刘大刚参与川藏线沿线考察活动            SRTP对接宣贯会上的刘大刚

于丽重视过程管理,为了能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会不定期进行单独探讨和定期召开例会。在就课题等内容进行单独探讨的时候,会结合课题研究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找方法。找出学生的差异,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和特长,因材施教,因人设题,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分配相应的科研任务。一个团队的成长和进步总是要依靠每一个成员的全心合作,为了让团队学生有更好的精神面貌迎接越来越有挑战性的工作,团队会定期举办文体活动,如篮球赛、PPT比赛等。

 

           于丽学生参加篮球赛                于丽的学生在大赛中获奖           

张俊儒会针对学生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可以在当前阶段解决的实际科研问题,并提倡由学生自己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独立地解决问题。采取弹性研究工作制,以目标管理为主,不实行坐班制。实行科研项目全过程负责制以增强责任心,实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以调动科研团队积极性。强调科研诚信意识,在科研工作中,以社会上存在的个别“学术腐败”案例为反面教材,加强对研究团队成员的教育,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

  

张俊儒在中国承建的雅万高铁调研     张俊儒参加全校教职工排球联赛

信息员:黄雪娇     作者:蒋频、蒋新政     责任编辑:侯倩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