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
当前位置: 首页 > 融媒 > 西南交大报 > 第756期 > 第四版 > 4版 > 正文

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李晓玉登上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

来源:00 日期:2022/07/04 17:01:26 点击数: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为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国家设立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5月4日,《人民日报》刊发100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李晓玉入选。

李晓玉,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2018级本科生。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共党员,他主动起到带头作用,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级、省级一等奖以及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竢实扬华奖章”等荣誉称号。

他出生于铁路家庭,心怀对轨道交通的热爱,埋头钻研,以汗水浇灌初心的种子,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倾心志愿,以奉献展现青年担当,努力留下一抹温情;投身科创,用匠气温养梦想之花,立志为交通强国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精勤求学   脚踏实地

无数次在图书馆坚守至闭馆音乐响起,一张张精心整理的思维导图,都是李晓玉对脚踏实地的生动诠释。

谈到学习,他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时间的投入、规划和专注高效。在他看来,学习最重要的是保证时间的投入。他是“一万小时定律”的践行者。

对于时间,他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划原则,合理运用“优先级四象限”定理,从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评判待办事务,先行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其他事务则顺次下延。经他亲身实践,学习生活变得高效且清晰,能够实现时间的科学管理。在他看来,学会把专注留给自己,尽全力保持自控力,着眼于当下,很多问题与负面情绪便会迎刃而解。

“学习过程纵然会感觉到辛苦与疲惫,纵然会遭遇些许挫折,但努力拼搏的模样,才是青春的鲜艳底色。”经历四年的磨砺奋进,最终,他以96.43分的综合成绩位列专业第一取得推免资格。 

 传承匠心  志做匠人

在他看来,掌握课本知识显然不是终点,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才是更高的追求。内心对于创造的渴望与热爱,感召他将所思所想铸造成形。本科阶段,李晓玉在中国大学生起重机创意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等比赛中斩获国家级、省级奖项10项。

10余次讲座的熏陶,10余项技能的武装,20余次竞赛的历练,涵盖机械加工、增材制造、程序编写多项技能的考验,都是李晓玉科创之路的见证。一凿一刻,积聚匠气,纸上生花,金石流光。

创造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他与队友以知识为盾,以坚持为剑,披荆斩棘,攻克难关。在参加起重机创意大赛时,由于设计阶段的考虑不足,组装和试验阶段出现了倾翻、材料断裂,面对这些困难,小组成员们并没有慌乱,而是从受力、零件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与优化,最终成功解决遇到的问题。为了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小组成员们将每一颗螺栓、每一个减重孔都认真地加以考虑。精益求精的态度展现了他对匠心的追求。

 倾心奉献   寄梦青春

在学生工作中,同理心是他认为最珍贵的品质。学会换位思考,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贴近体验别人的感受,就会对他人多一份理解。

作为2021级朋辈导师,他深入了解了新入校的学弟学妹们的生活学习所需,积极传递经验,分享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融入大学生活;作为机械工程学院学术科技中心主任,他协助老师承办科创比赛,与同学们分享科研热情,传递科研经验;作为班长,他与同学们一起营造良好班级氛围,一同斩获“先进班集体” “示范团支部”等荣誉称号。

“摒弃自己的思想局限,学会拥有一颗同理心才是交往之道。反过来,也要有‘反求诸己’的心态,学会从别人身上吸取经验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需要终生的成长。”李晓玉这样说道。

 心怀热忱   矢志报国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指南针,须臾不可偏废。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与学校的熏陶下,他更加认识到,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就是个人努力的方向和动力源泉。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榜样的力量也不容忽视。钱学森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毅然回到了祖国,以过人的毅力和超凡的智慧勇攀科研高峰,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究以及科学研究框架的发展做出的极大贡献,钱老的贡献使国人动容,也在李晓玉的心里埋下了理想的种子。“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技能成才,技能强国,技能报国,这样的精神指引着他不断前进。

在为梦奔跑的路上,他不曾停歇。选择直博的他,希望未来能够立足专业实际,潜心学术科研,为“交通强国”战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米艳 李晓玉   编辑:侯倩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