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合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强校主战略系列访谈】车小洁:乘势有为 润物有声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4/04/14 09:00:00 点击数:
信息员 摄影
部门审核 终审

 

人才强校是当前交大发展的主战略,是学校实现新的跨越发展的抓手和保障。正如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经验,校无人才无以立校,校无强才无以强校。我以为,人才强校主战略有两层含义:一是“人尽其才”、二是“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是人才强校主战略的基础,而“引、育、逼”则是实现人才强校目标的最佳路径;“人才辈出”是人才强校主战略的目的,教书育人、培育栋梁注定也是检验人才强校战略的唯一标准。要通过“人尽其才”,实现“人才辈出”,离不开环境的“锤炼”和人材的自我“修炼”。为此,在学校实现新的跨越发展之际,作为基层辅导员,乘着人才强校主战略的东风,自我的“修炼”与成长成才显得格外迫切、尤为关键;而在这一过程中,做到润物有声、学生成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的责任:转变观念,乘势而为

台湾教育家高振东在国内演讲时,对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句,做了进一步的理解,他认为“匹夫有责”讲的仍是群体的责任,而群体的责任落实到最后往往就是大家都不用承担责任,因此,高先生讲“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就是我们基层辅导员的态度,也必须成为对我们基层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我的责任”说到底是孟子“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责任观,对于今天我们所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人才强校主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实施,首要任务就是在深入理解和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的基础上,加快工作观念的转变,由“匹夫有责”到“我的责任”,这体现了工作观念和工作方式的深刻变化。用“我的责任”来理解学校的人才强校主战略就是将人才强校转化为学校每一个教职员工的应有之责和内在要求,就是要让全校师生以主人公的姿态来对待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将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看作自己应尽职责。这样,我们在面对工作时,就能由之前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被动接受,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主动思考,再到最后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甘于奉献。

如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学校发展的要求,在“我的责任”的观念下,在有势可乘的感召下,追求自身的成长和成才就有了坚实的内动力,这种内动力是个人禀赋、才干、价值的诉求,它促成了我们的主体发展自觉,召唤着全体辅导员的主体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将这一集体号召、学校的发展与个人的人生目标、事业追求密切结合起来,必将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注定能调动起人人成才、育才、服务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定能形成学校整体教书育人、科技创造、管理创新、服务社会的向上的“正能量”和向心力,就能开创学校“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大好局面。

我们的价值:脚踏实地,竞相成才

福特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同时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他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时发现地上有一张纸,弯腰捡了起来,发现是一张废纸,便顺手把它扔进了废纸篓里。面试结束,福特被录取了。董事长说:“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确学历比你高,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见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看到大事,一个只能“看见”大事的人,他会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会成功的。所以,我才录用你。”

一则有些烂俗了的小故事,道理却是显见的。无以为“小”,何以为“大”?!万亿个细胞构成了一个人,无数个“小事”铸成了一件大事业。先贤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的也是要做成“大事”必须得从身边“小事”做起,“小事”量的积累才有“大事”质的突破。学校人才培养和“人才强校”是大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人才培养和人才强校又可以分解为各个层面的具体任务:提高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发挥其创新精神创造力的制度体系,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就是要在这些具体任务中,立足岗位,找准目标,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做好眼前事,做好身边事,既要“仰望星空”,更需“脚踏实地”。

从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来看,脚踏实地、竞相成才也许就是组织对我们基层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无论是“仰望星空”,还是“脚踏实地”,“打铁还需自身硬”就是学校发展战略对每一个参与者的基本要求。具体到学校,也就是在教育教学中要凝聚人才强校的共识,要提炼人才培养的规律,要建立人才成长的机制,要营造尊重人才的氛围,形成一个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新局面;具体到个人,则是无论身处如何岗位,身在如何职位,人人朝气蓬勃,人人奋发有为,人人建功立业。

我们的使命:立足本职,润物有声

任何战略都不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正所谓,教育应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但是面对当前高等教育迅速变化的客观形势,面对人才培养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要求和新挑战,我们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也应该有所转变,从之前一直强调的“默默无闻”到实现“有声有色”。

辅导员是一项有着特殊意义的工作,就教育的本质来说,是培养健全的人,如蔡元培先生所说“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辅导员工作无疑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人格的培养,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大学生思想的引领者、人格的塑造者、能力的培养者,辅导员是教育事业中重要一环,是学校“人才强校主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长期以来,辅导员队伍构成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柱,广大辅导员深入学生工作第一线,是学生赖以信任的“村长”,承担着面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在学校人才强校主战略的背景下,面对新形势,作为基层辅导员,我们要主动出击,承担起宣传队、组织员的任务,在学生中充分发挥思想核心和战斗堡垒的作用,为学校“人才强校”主战略的顺利营造良好氛围、创造有利条件;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要有切实的紧迫感和充分的使命感,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改善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大局;同时,我们也要坚守,打好稳定的基础,做好分忧解难的基础工作,让学校的大发展轻装上阵,多拉快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如习总书记在五四讲话时所说,我们要“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将自己的成才梦融入到人才强校主战略背景下的交大梦,做新时期的“五有”交大人,实现新时期学校的跨越发展。

 

个人简介:

车小洁  法学硕士,土木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1999年入川,成为西南交大学子,曾任校学生会主席。2003年免研,留校,一直从事基层辅导员工作,获学校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工作者等,曾获四川省高校“十佳”辅导员。

作者:车小洁     责任编辑:阮琦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