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复赛在犀浦校区三号教学楼举行。经25个教学单位精心组织和全校587位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从初赛阶段突围而出的145位教师参与本次复赛。校党委副书记杨爱华出席评委工作会,并巡视各赛场慰问评委、鼓励参赛教师。
竞赛参照省赛国赛,以“上好一门课”为理念,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分工科、理科、文科和思想政治课专项四个组别进行。参赛教师需在赛前提交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5个学时的教学设计方案及对应的5个课堂教学节段的PPT。根据比赛前一天随机抽取的节段,进行20分钟的课堂教学展示。
赛前评委工作会上,党委教师工作部 (教师发展中心)副部长李箐介绍了竞赛概况和评审规则。国家级教学名师、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龚晖教授在发言中提到,青教赛对于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意义重大。他代表全体评委“宣誓”一一将按照客观、公平、公正原则进行评审,力争选拔出教学上有特色、有亮点的优秀老师。
杨爱华在讲话中向评委老师表达感谢,对各学院和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表示肯定。她指出,应充分认识教学竞赛的内在价值,以青教赛为载体,发挥其强大的牵引力,激发教师对教学更深层次的热爱,在讲台实现自身价值。杨爱华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学院建立长效机制,初赛做到全覆盖、全参与,对青年教师开展集体指导,体现传帮带;复赛和决赛阶段,做到全程指导与陪同;二是评委专家要秉持公平公正原则开展评分,将智慧传递,让青年教师无论得奖与否,都能回归教学初心,感到“参与本身就有价值”;三是各职能部门要将各赛程的服务工作做得更加贴心。她希望更多老师从青教赛中获益,能够在更高平台施展才华,展现交大教师的魅力。
复赛评委及秘书、各学院领导和竞赛主办方一一党委教师工作部、校工会、教务处、研究生院、党委宣传部、人事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负责人参加评委工作会。
随后,复赛分四个组别九个赛场展开,参赛教师各尽其能、各展风采、亮点频现。
公共管理学院张敖老师对“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的概念、特征进行了详细阐释。他结合案例和刑法法条进行讲述,让这一复杂概念更容易被理解消化,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刑法的判定标准,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意识和面对具体案例的基本思维逻辑。
建筑学院戚立老师在“建筑评析”课的“新与旧”一课中,通过图片对比和模型展示,展现了现代建筑在新与旧这一话题上的批判和悖论以及建筑学派形成的两种不同的建筑观。在授课过程中,他还使用A4纸模拟建筑造型,使得课程更加生动形象。
来自人文学院的刘柳老师以“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为题,带来了一节精彩的审美体验课。她从移情性、民族性、体裁多样性等五个方面展开阐述,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时期钢琴音乐的了解。此外,她以现场演奏的方式,带同学们区分古典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强调各自的独特价值,培养学生的听觉欣赏能力。
人文学院马超老师带来的是“传播心理学”课程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一课,他通过对比人们对购买矿泉水和电脑的不同反应,引出该模型的概念。接着,对两种基本认知路径——中枢路径和边缘路径进行辨析和讲授。最后回归应用,引入具体的事例进行讲解,指出上述模型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理论中的运用。
电气工程学院沙金老师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升压变换电路机器原理”的节段中,对Boost变换器作了详尽介绍,将复杂的原理和用水龙头给水桶注水这种生活场景进行类比,使课程内容通俗易懂。同时,她用动画配合板书,为课堂增加了趣味性,让人印象深刻。
机械工程学院李俊言老师带来了全英文的“Computer modelling of biomechanics”节段。他展示了生物力学的实验测量,将实验与计算方法进行对比,提出要结合实验和计算模型,达到提高建模效率,实现多尺度建模的目的。在验证和实验环节,他结合各种具体案例,力求让课程内容充实而易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土木工程学院遆子龙老师也使用全英文的方式,在“桥梁工程导论”的“当代桥梁概括”节段中展现了生动有趣的桥梁内容。在课程的导入环节,他介绍了许多著名的桥梁,以“桥梁如何设计”这一问题,自然引出了桥梁建造的相关知识。他始终将教学内容和具体桥梁建筑的图片紧密联系,细致分析了各种桥梁造型的优缺点,实现了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体现出他扎实的教学功底。
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的苗鸿臣老师从弦中的波动现象引入,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波动方程的建立方法、达朗贝尔通解的物理含义,并以简谐波为例将波数、波长等概念娓娓道来。在介绍完基础理论后,苗老师进步一介绍了弦中波的理论在高铁接触网设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介绍了列车超波速运行面临的挑战,给出了知识的边界,充分体现了研究生课程的高阶性与前沿性。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苑昊老师在“生物反应工程”课程中,展示了酶分子固定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以及酶固定方法。在课程引入阶段,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配料——果葡糖浆的生产过程出发,引出固定化酶技术。通过与均相酶反应的对比,突出固定化酶在工业生产中的优势。尔后进一步介绍了三种酶固定的方法:载体法、包埋法、交联法的操作和各自优缺点,并通过讲述前沿的酶固定技术,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莹老师讲授的是研究生课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情理法:交锋与交融”节段。她从2015年轰动全国的“陆勇案”引入,通过层层设问,引导研究生思考:在我国全面依法治国过程中,情、理、法三者是什么关系?通过逐步剖析,让他们了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常情、常理和法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情偏“温度”、理向“深度”、法重“尺度”。她将案例分析、理论研究、实践做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课堂教学环节结束后,参赛教师立即结合教学实际有感而发,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方面着手,认真撰写了教学反思材料。
本届竞赛中,有七门研究生课程,一位外教参赛,还有六位非外语学院老师用全英文讲授专业课程。青年老师们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精美丰富的PPT、深入浅出的讲解、恰到好处的时间把握,展现了昂扬的精神面貌、专业的教学素质与独特的个人风采。借助评委们的专业点评,此次教学竞赛不仅促进了教师教学方面的有益探索与创新,还为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提升教学能力、改进教学质量提供了动力。
最终,经评委评审合议,75位老师晋级决赛。决赛将于12月21日在犀浦校区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