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土木工程学院第二届研究生结构抗震设计竞赛在九里校区逸夫馆举行,由不同专业组成的92组研究生队伍参加了比赛。竞赛题为《单跨结构抗震设计竞赛》,土木学院强士中教授等担任评委。
竞赛由研究生院、学生处、校团委、设备处主办,土木学院承办,旨在推进研究生教学改革,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合作与团队精神。同时,促进研究生对结构设计、计算分析、抗震设计的学习和理解。竞赛内容包括方案设计及计算书,结构模型制作,作品介绍及答辩,振动台加载试验。
竞赛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作品介绍及答辩。首先由每支参赛队伍派一名代表上台进行作品展示。通过PPT的形式来介绍自己的参赛作品,具体介绍作品的结构造型与体系,理论分析,模型外观。
第二部分为振动台加载试验。其中分为静力加载试验和模拟地震荷载加载。静力加载试验将4块各重2.5KG的配重施加于梁顶,其中两侧墩柱顶部分别各放置2.5kg配重铁块,横梁跨中放置5.0kg,考察静力承载能力,结构刚度和稳定性。模拟地震荷载加载则是模拟三级水平地震,第一级水平地震加速度峰值按0.4g加载,后两级加速度峰值以0.2g递增,共三级。每次加在地震动持时30S。在加载试验过程中,以结构垮塌(丧失承载能力)作为是否能继续承载的标准。并通过位移传感器获得梁体端部的纵向位移时程,以本次加载的最大位移作为抗震性能的评分依据。选手们利用桐木薄板,桐木细条等材料制作的精巧模型就要在这样的试验条件下接受考验。值得恭喜的是,大部分的参赛队伍都经过了三级荷载,部分参赛队伍的设计模型在经过第三级荷载后依旧纹丝不动,并且位移值很小,设计的精妙性令人感叹。
比赛开始之初,A2组率先打出了开门红。他们设计的桥梁模型首个通过三级荷载。当第二级荷载后期,明显听到有木条的断裂声音,大家都为他们的模型捏了一把冷汗。第三级荷载开始后,桥梁晃动明显,不时传出模型震动和木条摩擦的声音,在场的评委和参赛选手都屏住呼吸,等待着30秒后的结果。15秒,桥梁晃动明显,23秒,模型渐渐平稳,27秒,模型承受住大部分的压力,依旧屹立不动,胜利在望了,30秒,当主持人宣布时间停时,A2队伍的参赛选手难以抑制兴奋,相互鼓掌欢呼,在场的评委和同学也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主持人宣布,第一个承受了全部三级荷载的桥梁模型诞生!
比赛结束后,同学们仍然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比赛不仅仅是考验模型的抗震设计,更是考验一个团队的合作以及作品的集思广益。参赛作品中一个设计安装了滑轮,这个设计十分巧妙,能够更好的承受压力。并且,在这样的比赛中,我们可以学会许多的知识,不仅是设计方面的,更多的是具体到实际地震来临时,什么样的桥梁设计才能够好的抗震,这对于今后的实际操作和计算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