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封面新闻】高校教授谈古村落改造:保留特色的前提下让内部更宜居

来源:封面新闻 日期:2017/03/13 14:27:00 点击数:

在成都周边有很多适宜周末短途游玩的景点,例如阿坝州、四姑娘山等等,但很多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都会面临这样的困惑:风景很好,但当地的生活条件稍微艰苦了些。

今后,去成都周边的特色景点旅游,也许不会再有这样的困惑。

“为什么不能让我们眼睛在天堂的同时,身体也在天堂呢?”昨天(3月4日)下午,在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举办的交流会上,西南交大世界遗产研究中心老师张宇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村落改造要让房屋内部更宜居

“新的人来住老房子,要有新的厨房、新的厕所、甚至是新的地暖。”陈蓁是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校聘教授,他提到,意大利在对古村落进行改造时,通常是在保证房屋外观的条件下,让屋内设施更为宜居,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保持古建筑的原真性,不破外历史街区,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游客。“意大利目前对古村落的改造是国际公认最好的办法。”

据张宇介绍,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中心成立于2015年,以保护世界民族遗产为研究方向,为了引入更多的经验,去年12月同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

“阿坝州的民族特性非常明显。”提到在阿坝州田野调查的情况,陈蓁说,阿坝州的村落形态,大山、峡谷、聚落的地理框架结合和建筑空间的形态与意大利的地形地貌有较多的共通之处,“在对阿坝州的村落改造中,意大利的村落改造模式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城市扩张要保护村落原真

在西南交大世界遗产国家研究中心的研究中,除了让村落的内部设施更适宜现代人居住以外,如何保存特色、保护文化遗产也是古村落改造的要义。

“现在很多地方的城市在扩张的时候,都将原来周边的民族古村落进行了吞并。甚至还出现了拆掉原来的建筑新修的情况。”陈蓁说,如今的古村落改造中,很容易出现千村一面的情况,这样的改造是很不科学的。

陈蓁(右)

那么在成都周边的古村落改造中,应当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打造有特色小镇呢?陈蓁提到了对成都宽窄巷子的改造。“宽窄巷子原本就是宽巷子和窄巷子,不是后天人为地改成这样,而是它本来的样子。” 所以,他建议在向周边扩张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周边民族古村落的原真性。


来源:封面新闻3月5日http://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from=iosapp&id=262417

作者:秦怡     责任编辑:外宣报道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