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成都商报:西南交大将率先在国内试点开设“灾难心理学”选修课

来源:成都商报 日期:2011/05/23 10:11:31 点击数:

专家:学校教育应渗透“灾难心理学”内容

西南交大将率先在国内试点开设灾难心理学选修课

成都商报讯(记者 汪玲)昨日,汶川大地震心理重建学术研讨会西南交大举行。省内外多位心理研究专家建议,在目前学校心理教育中应渗透进“灾难心理学”的内容,让孩子们从小有忧患意识和应激方法,在面对大灾难时,增强心理应对能力。

非独生子女更需要关注

地震后,西南交大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宁维为教授就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地震应急项目中有关灾区学校青少年心理教育与危机干预方面的研究。去年,研究团队对德阳、绵阳、都江堰等三地的大中小学20000多名学生和老师进行了调查,以了解灾后老师、学生的心理状况,最终收到有效问卷15000份。

传统思维往往会认为独生子女更加脆弱,但调查却显示,灾区的非独生子女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上的反应都比独生子女强。宁维为表示,这主要与独生子女在灾难中容易受到更多照顾有关。

此外,调查还总结了很多心理干预的经验,宁维为建议,在今后的学校教育中,应渗透更多的灾难心理教育,让孩子们树立起心理应激机制。据悉,目前西南交大将率先在国内试点开设灾难心理学”的选修课

心理干预不是越及时越好

灾难心理学是汶川地震后国内才开始兴起的一个心理学研究方向。”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罗劲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一般大家会认为人在受到巨大打击,处于强大悲痛状态时很需要安慰,但事实上,这个时候的心理干预往往会适得其反”。罗劲说,根据对人的脑电波的观测试验,如果将一个处于极度悲痛中的人迅速转化到乐观情绪中,其消耗的心理能量非常大,事后,心理状态会很难恢复,对其本人的心理建构反而是不利的。为此,“在大的灾难面前,最好不要立即对受灾群众进行专业的心理干预”。

这些从汶川地震吸取的经验,后来已经运用到了舟曲和玉树的心理救助中。

来源:成都商报 5月20日 http://e.chengdu.cn/html/2011-05/20/content_236248.htm

责任编辑:阮琦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