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中国日报》第15版刊发《全球首个铁路运输业高科技园区在成都启动》一文,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访问西南交通大学,对其轨道交通科技研究及研发实验室给予高度评价为切入点,介绍了以西南交大为代表的成都交通运输高科技研发以及由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在成都投资开发全球首个铁路运输业高科技园区的相关情况,展示了成都将高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雄厚实力及良好前景。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表示:“成都铁路运输行业研发部门具有雄厚的实力,我们需要将科技成果融汇运用到运输业中,实现经济增长。”
黄新初于4月到访西南交通大学,该大学是培养轨道交通工程师的摇篮,以轨道交通科技研究和研发实验室闻名于世。该实验室设立于25年前,于2010年将研究重点转向高速列车,并在同年启动了一项道岔项目。该专项技术被运用于北京—上海高铁的大部分列车,节省了约5.4亿元人民币。
实验室于2011年开始研究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西南交大的专家们制定了国家首个磁悬浮列车实验性载人循环程序。磁悬浮列车通常需要温度极低的超导材料,而高温磁悬浮技术则使用温度相对较高的材料,这种材料成本更低,更易控制。黄新初到访西南交通大学时表示:“像西南交通大学这样的学术机构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而言,非常有价值,代表了成都科技发展的形象。”
西南交通大学的实验室是成都市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之一,体现了成都对国家致力于高铁研发的响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5月初谈及在非洲修建高铁,并且于去年参加了在泰国举办的高铁展会。
黄新初表示,成都在铁路运输行业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良好的产业链,尤其是设有实力强大的研发部门。“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我们也应以此为起点设立更多项目来支持研究基础,在技术上实现突破,推动经济发展。”
西南交通大学和四川成都新津县于2011年联合建立了一个铁路运输材料生产基地,该基地是这个领域在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在2012年有65个总价值464亿元的项目获批,同年基地企业税收总额达200亿元。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为铁路运输企业开发了一个高科技技术园区,投入60亿元的高科技技术园区目前仍在施工,竣工后该园区将成为世界上首个铁路运输业高科技园区。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在成都的下属单位已与西南交通大学展开了一系列合作项目,力求将实验室的铁路运输技术运用到生产线。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下属单位副总裁张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每年在研发方面投入约3亿元,其中六分之一都投入到了与西南交通大学共同开发的项目当中。高科技技术园区将于本年年末竣工,目前已有40多家企业和研究所在园区注册。张强谈道:“研究所人才济济,而企业对市场较为了解,两者应强强联合,在开发技术前应首先选定目标市场。”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访问西南交通大学期间说道,当地机构研发出的大多数技术都应用到了沿海城市及沿海地区的企业。黄新初谈道:“与此同时,我们正在寻找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和项目,我们应该制定一个更好的技术创新系统。”
(原载《中国日报》6月9日第15版)
来源:《成都日报》6月10日02版http://www.cdrb.com.cn/html/2014-06/10/content_20619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