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全国重点大学中文发展论坛在成都召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日期:2014/06/09 17:08:00 点击数:

6月7日,“全国重点大学中文发展论坛第十六次会议”在成都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网四川讯(记者吴运亮 郭潇雅)为了进一步加强中文专业教学和科研建设,推动中文专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促进国内各高校在人文思想阅读方面有所建树,6月7日,由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承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文发展论坛第十六次会议”在成都举行。来自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985”、“211”高校文学院(中文系),以及港台地区中文学科领域的40余位专家,围绕“中文人才培养与经典阅读”展开了交流和讨论。

目前,西南交大正在推行大力推行通识教育,提倡学生自觉阅读经典,以培养学生内在的价值尺度、精神品格、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通过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从中感悟人类思想的深度、力度、高度和厚度。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论坛上指出,“人文是大学的灵魂之所在”,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高贵大学。要建一所高贵的、有灵魂的大学,一所受人敬重的大学,一定要有思想光辉、人间温情和慈悲情怀,一定要发展好文科。中文学科责任重大,在通识教育、创新教育、文化传承及学生成长成才、人格教育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安徽大学党委书记黄德宽

安徽大学党委书记黄德宽认为,无论在通识教育,还是综合素质培养中,中文学科都无可替代。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文学科是基础,倡导经典阅读非常重要。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陈跃红认为,语言和文学不仅具有继承传统、塑造灵魂、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其本身也是生产力。对经典的态度、对文化传统在育人过程中重大作用的重视,事关核心价值塑造。让经典更加深入中文教育过程,也就是让我们的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成为未来时代创造的重要动力,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依托。

台湾大学文学院教授徐富昌

台湾大学文学院教授徐富昌表示,目前,中文学科的发展建设存在诸多问题,面临诸多困境,我们必须思索如何加强中文学科教学,进行资源整合与分享。在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形势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中文学科如何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文化意识、母语意识、素质意识以及时代意识的重大课题。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院长杨文全说,经典保存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蕴藏了丰富的经验。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海量、浅阅读盛行的时代,经典阅读显得尤为重要。经典阅读的理想目标,就是在观照现实的前提下,回归到“人之为人”的根本命题,通过与古代先哲的对话,使我们的身心受到熏陶,素养得以提高。此外,要让经典阅读接地气,就要把它纳入到“体制内”,使其进入课堂,进行学分考核。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苏仲乐对常规的中文课堂教学则表示担忧:教师把速成的“食料”喂给学生,学生少有自由阅读、自由探索的时间。他建议,要增强原典导读,提高中文专业的教学质量。

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党委书记余佳看来,“经典阅读需要‘悦读’,也需要导读。”人文素质的培养途径是多元的,阅读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让学生“喜悦地去阅读经典”可以采用丰富的形式,像老舍的《茶馆》、汤显祖的《牡丹亭》,采用戏剧的形式所能带来的效果可能要好于单纯纸面的阅读。另一方面,对于部分经典作品的阅读,老师要给予学生辅导,即使仅仅是在阅读中提示学生关注某些细节,也可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全国重点大学中文发展论坛”是目前中国大陆地区语言文学学科发展方面最重要的高端会议,1999年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南京大学中文系等重点大学中文院系共同发起,每年汇聚中文院系负责人集中探讨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相关发展问题。本次论坛作为全国重点大学中文学科专家学者交流的一次盛会,对于促进全国高校中文学科专家和领导间更深入的沟通、交流和合作,提高全国重点大学中文学科学术群体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促进高校间中文学科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论坛对于西南交通大学中文专业教学科研的发展来说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西南交通大学虽以工科扬名,但一直致力于推进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加强作为学校人文底色和底蕴的中文专业学科建设。西南交通大学中文系前身为语文教研室,2005年该系中文专业成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成为四川省省级重点学科,2010年中文系获得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近年来,该系还组建了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巴蜀方言与文献研究中心、汉语诗学与国际推广研究中心三个学科发展平台。

来源:中社会科学网6月9日http://lcl.cssn.cn/gd/gd_rwxn/xslt/201406/t20140609_1202440_1.shtml

 

作者:吴运亮 郭潇雅     责任编辑:蔡京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