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专访蒋宁平博士:互联网像空气一样重要

来源: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日期:2014/06/11 10:36:00 点击数: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讯 6月7日,“超越媒介景观:文化,社会与互联网”论坛在西南交通大学国际会议厅举行。此次论坛由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主办,邀请了香港大学博士夏妙然女士、台湾静宜大学大众传播学系教授邱志勇、日本顶尖私募投资机构Ant Capital Partners 旗下互联网投资公司盘式创富投资总监钟奇志、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等专家学者参会。

专家、学者们轮流发表演讲,与西南交大艺术与传播学系的同学分享研究成果。包括数据电台、3D电影、大数据金融、网络集群行为、媒介与市场、主播与新闻中的性别图像等专业领域的最新观点。

近年来,举报这样高规格的论坛,已经成为了西南交大艺术与传播学院培养学生的常用方式,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实践能力。比如,今年,该院本科毕业生田香凝成为了媒体追踪的人物,在这个被部分媒体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里,她创建了一个名为“田香凝的云简历”的微信公共账号,以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的“富媒体”形式来展现自己,在短短三天之内,有五家公司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那么,此次论坛的背景是什么?会对教学起到哪些帮助,成都全搜索新闻网采访到了论坛的组织者,西南交通大学新媒体研究方向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网络传播学会理事,四川省广播影视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蒋宁平。

蒋宁平博士告诉成都全搜索新闻网,此次论坛重点邀请了香港和台湾的学者,是因为两地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和媒体发展现实都跟大陆不同,他们观察互联网络的视角与我们也有差异。台湾学者比较关注全新的数字技术、虚拟技术带来的影响,香港学者更关注人们新媒体生活的最新变化及其在传媒实践上的潜力,而内地学者则比较侧重网络舆论方面。通过不同观察视角的交流和碰撞,可以让内地的老师、同学互相借鉴,得到启发。

蒋宁平博士介绍,“超越媒介景观:文化,社会与互联网”论坛举办的动议是出于对新媒体发展现实的呼应,“中国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到今年刚好20年。在这20年间,我们的文化、社会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互联网本身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媒介,或者传播信息的渠道,而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以往,我们接触传统媒体只是为了接受信息,但新媒体还可以互动交流、消费购物,以及产生自媒体信息。这个趋势还将越来越明显”。

蒋宁平博士举例:“大概十多年前,有美国学者做过一个调查。调查100多位大学生:如果让他们余生不再看电视,要求多少经济补偿,结果大多数学生提出的要求是100万美元以上;今天如果调查大学生,余生不再上网,要求多少补偿,结果肯定是有不少人给再高的补偿也不愿放弃互联网。这就是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说得夸张一点,对于当代青年群体,互联网就像空气一样重要。”

西南交通大学长期坚持举办此类高水准的跨国跨地区学术研讨会。仅今年6月,西南交通大学还安排了两场学术交流,分别为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博导团与传播系教师的学术交流;以及美国奥特本大学传播方面专家来学院的讲座、交流。

蒋宁平博士还与成都全搜索新闻网的记者交流了对于近期传媒热点的看法。

近段时间,《舌尖上的中国2》既创造了高收视记录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议。蒋宁平认为,纪录片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因为当前的受众已经越来越分化,原来属于小众化的纪录片已经不再小众。《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是纪录片的创作对人才资源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机构难以制作出高质量的节目。因此只有央视、上视等实力雄厚的电视媒体才有能力运营专业的纪录片频道。央视拍了两季《舌尖上的中国》,拍摄手法上有差异,在观众中激起不同反响,很容易理解。但是制作方,在同一个系列的作品切入角度上还是应该相对一致,否则就会与受众期待相背离,除非新的角度能超越这种期待,切中受众更新、更高的需求。

在谈到近期“今日头条”估值5亿,被新京报、南都炮轰这件事时。蒋宁平博士认为,目前新媒体领域还是平台为王、渠道为王的时代。通过这件事更说明传统媒体需要重视自身新媒体平台的建设。

从新闻的表现形式来看,赫芬顿邮报和buzzfeed的可视化列表式新闻在市场上的表现超越传统方式。蒋宁平博士认为:这是一种创新,但不是内容上的创新,而是形式或平台上的创新。聚合优质内容资源,通过众包(crowdsourcing)的形式,发掘自媒体的潜力。中国的新媒体领域也有类似的尝试,但中国高质量的自媒体并不多,很多高质量内容还是来自于传统媒体,所以也就容易出现前面“今日关注”所产生的版权方面的争议。

来源:成都全搜索新闻网6月10日http://news.chengdu.cn/content/2014-06/10/content_1449141.htm

责任编辑:蔡京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