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翟婉明院士荣获202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

来源:宣传部 日期:2022/12/23 19:53:35 点击数:

近日,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公布了202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获奖名单。经陈嘉庚科学奖各评奖委员会多轮严格评审,并经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理事会批准,决定授予“复微分几何及其应用”等6项成果202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授予魏微等6人2022年度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我校翟婉明院士的成果“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荣获陈嘉庚科学奖—技术科学奖。这是我校历史上首次获此殊荣,翟婉明院士也是全国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第一位获奖者。

5a.png

陈嘉庚科学奖的前身为陈嘉庚奖,是以对中国科教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励。陈嘉庚科学奖由中国科学院管理,定位于奖励在中国做出的“重大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在科学界享有盛誉。2010年,增设了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奖励在中国独立做出“重要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40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

陈嘉庚科学奖共设六个奖项:数理科学奖、化学科学奖、生命科学奖、地球科学奖、信息技术科学奖和技术科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个奖项每次评选一项,获奖人数一般为一人。如无符合标准的项目,可以缺项。每个奖项奖金100万元人民币,同时颁发金质奖章和证书。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的奖金为20万元人民币,同时颁发证书。

根据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官网数据,1988年至今,陈嘉庚科学奖共组织了17次评奖工作,99位我国优秀的科学家获此殊荣。后来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吴文俊、王选、黄昆、刘东生、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郑哲敏、张存浩和赵忠贤等著名科学家都曾先后获得过陈嘉庚奖。技术科学奖获奖者曾有王选(1990)、李国豪(1995)、钱令希(1997)、吴良镛(2010)等工程科技领域泰斗。


获奖成果简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列车在轨道结构上行驶,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力学系统。长期以来,由于移动车辆与固定轨道之间动态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以及跨学科原因,车辆和轨道一直被分离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加以研究,形成了经典的车辆动力学、轨道动力学理论体系,存在固有的局限性,难以解决现代铁路客运高速化、货运重载化导致的日益突出的车辆与轨道动态相互作用安全问题。为此,翟婉明通过建立轮轨空间动态耦合模型,将车辆子系统与轨道子系统耦合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大系统,跨学科创立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全新理论体系,包括学术思想、理论模型、求解方法、仿真方法和试验方法,核心模型和算法在国际上被称为“翟模型”、“翟方法”而得到广泛采用。基于该理论,翟婉明提出了机车车辆与线路动力性能最佳匹配设计原理与方法,并率领团队研发了与之配套的仿真分析软件和试验评估系统。大量现场试验和工程实践充分证明了其科学性与实用性。该理论结束了长期以来将车辆动力学、轨道动力学割裂开来研究的历史,目前已成为国内外轨道交通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领域,有力地支撑了铁路现代化发展。


编辑:侯倩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