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
当前位置: 首页 > 融媒 > 西南交大报 > 第768期 > 第一版 > 1版 > 正文

在历史回望中汲取奋斗力量

来源: 日期:2023/12/06 14:44:34 点击数: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伟大的国家,总是在对历史的一次次回望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一所大学同样如此。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广大青年“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满怀信心地向前进”。在难忘的抗战历史中,学校数易校名、几度迁址,但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坚持办学到抗战结束,胜利回迁。学校师生校友与全国人民共赴国难,一起经历了艰难困苦,也一样同仇敌忾、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5月12日,反映西南交大抗战历史的六集纪录片《一所大学的抗战》举行首映,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发现中国》栏目于8月16日至18日连续播出,全校师生、海内外校友校亲、社会各界反响热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时代使命任务,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就是要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懈努力、接续奋斗,迎难而上、善作善成,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贡献。

回望抗战历史,我们要始终牢记教育报国,勇担时代使命。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开始全面侵华。山河破碎,国难当头,学校也被迫流亡,先后迁校至湖南湘潭、湖南湘乡杨家滩、贵州平越、重庆璧山办学,抗战胜利后回迁唐山。1940年,茅以升率领交大全体师生加入国际反侵略运动中国分会,在《国民抗战誓约》上郑重签下名字。抗战时期身处偏僻贵州平越小城的师生尽管生活清贫,条件艰苦,但他们没有忘记国难当头,人人有责,他们节衣缩食,多次为抗战捐款捐物,出钱出力,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尽其所能为抗战做出自己的贡献,从抗日演讲,到成立满洲问题研究会、军事研究会等组织,开展学习和研究;从组成抗日义勇军,开展军事训练,半天上课、半天操练,时刻准备效命沙场,到募集大批抗战物资,再到组织读书社、一二九流通图书社等进步社团,出版《唐大学生》刊物,宣传抗日救亡……更有一百多名学生投笔从戎,积极报名从军,奔赴抗日前线。

回望抗战历史,我们要始终铭记培根铸魂,培育时代新人。抗战期间,虽然学校颠沛流离、几度搬迁,但这一时期也是学校建立以来人才培养成果最为丰硕的时期。尤其在贵州平越期间,学校在秀丽的藜峨山下,清澈的犀牛滩畔,因陋就简,艰苦办学,弦歌再续。抗战期间培养的学生中,有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张沛霖、佘畯南、林秉南、肖纪美、徐采栋、邱竹贤、陈能宽、庄育智、谭靖夷、龙驭球等人,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姚桐斌、陈能宽。其中,矿冶系1943届毕业班一个班出了肖纪美、徐采栋、邱竹贤3位院士。在烽火岁月坚守育人初心的交大人,“窥学术,贯西中,相期同造最高峰”。这些大师以及那个时期的大批优秀学生成为了日后在中国航天航空、勘测设计、土木桥梁、矿冶、水利等领域的中坚力量。

回望抗战历史,我们要始终牵挂校友,相携相扶。以茅以升、杜镇远、龚继成、赵祖康等为代表的交大毕业生,利用专业所学投身抗战战略工程建设,先后主持了钱塘江大桥、滇缅铁路、滇缅公路、中印史迪威公路、中印输油管道和呈贡、云南驿、丹竹、绵阳等机场的修建,利用专业之学投身抗战,成为中华民族抗日大军中的一支独特的队伍。“七七事变”仅10天,交大校园即被日军占领,师生星散,山河破碎,国难当头,学校被迫流亡,师生和当地校友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另行选址,自筹复课,时任浙赣铁路局局长的杜镇远(1914届)与湘黔铁路局局长侯家源(1918届)决定在湘黔铁路局驻地,也就是湖南湘潭复校。在国民政府交通部与教育部互相推诿,无暇顾及的情况下,唐院师生民选公推学长、桥梁专家茅以升为院长,茅以升第三次出任唐院院长。在湖南湘潭钱家巷复课之后,办学经费告急,只能自救纾困,大家决定向各地校友募集复校基金,倡议发出后,校友们踊跃认捐。1938年11月初,在杨家滩复校刚半年的师生不得不再次开始流亡之旅,行至宜山,时任浙江大学校长、唐山交大1909级校友竺可桢接待了唐院师生并专门派汽车送上一程。在这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中,交大校友们献计献策,出资出力,始终心系学校,不遗余力地支持学校发展。

回望七十多年前的这段历史,国家危难之际,交大人紧紧团结在一起,以一所大学的抗战生动诠释了伟大抗战精神,为西南交大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已经走过千山万水,还需要继续跋山涉水。我们要胸怀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用奋斗绽放新时代的最美风华。


作者:校报编辑部   编辑:张梦莉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