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
当前位置: 首页 > 融媒 > 西南交大报 > 第760期 > 第四版 > 4版 > 正文

“守护心理绿码” ——杨兴鹏老师谈疫情期间交大学生心理问题

来源: 日期:2023/11/16 15:57:55 点击数:

近年来,由于疫情肆虐,原本平常的生活行为,不仅陡然变得困难起来,更让大学生普通美好的学习生活,笼罩上封校、网课的阴影,使得网络上大学生“发疯文学”层出不穷,大学生们直呼“精神状态欠佳”。此背景下,11月28日,校报记者与我校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老师杨兴鹏取得联系,就疫情期间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犀浦校区二号教学楼2340进行详细交流。

“很多同学会来问我,出现什么样具体症状后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寻求专业的帮助呢?”杨兴鹏解释说:“当大家出现长时间较为严重的心理恐慌或者焦虑时,就应当进行心理咨询了,但同学们不需要为自己产生这样的情绪而感到不安,普通的恐慌是正常的感情”。他进一步阐述道:“恐慌来源于不确定感,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失控感。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焦虑,有恐慌,如果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就没有很大问题。如果恐慌的程度非常严重,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那么这时候寻求专业的帮助就是有必要的。”

据杨兴鹏介绍,不仅仅是大学生,社会群体中也广泛存在着因疫情带来的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消极等不良情绪,对防疫方式的一些困惑和长时间封控下加剧的心理问题。对于这些情况我们要加强重视,及时发现这些情况并积极充分地进行治疗。

“面对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同学们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情绪,并进行自我的调节”,杨兴鹏建议道。同时他还给出了具体措施:同学们要理性认识封控期间的线上教学活动,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网课”,不要过度抱怨;在疫情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条件,多参加体育运动;更要提高自己的信息辨别能力,相信学校的疫情防控能力,出现问题要多和心理委员、院系的辅导员老师或领导沟通,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除了疫情期间的心理状态调整问题,记者们还问到了同学们最关切的问题:心理咨询能否保证同学们的隐私安全?对此杨兴鹏笑着回答道:“我们在进行心理咨询前,都会要求同学们签订一份知情同意书,其中写明只要同学们没有身处危险中或涉及到犯法等问题,心理老师们会坚持保密原则,将同学们的成长经历、人生故事,心理问题等个人信息严格保密”。杨兴鹏说道:“同学们要相信学校老师的专业能力,即使辅导员打来电话询问,我们也不会透露咨询的具体内容,请同学们放心。”

针对心理咨询如何具体的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发展这一问题,杨兴鹏解答了大家的困惑:“咨询师有一个价值中立原则。他们不会评价其行为的好坏或者道德上是否有瑕疵,他们只会与同学探讨具体的困扰是什么,然后让同学们自己思索领悟,进而决定自己的行为。”杨兴鹏强调了咨询者与咨询师互相配合的重要性,因为咨询者才是能促成自己改变的关键。他希望同学们能逐渐走出对心理咨询的误区,与心理咨询老师建立信任感。

如果同学们需要更多帮助,欢迎电话预约心理咨询:犀浦校区66363086,九里校区87601810。

(冉孟雨 李文菲 郑舒畅)


编辑:西南交大报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