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我校取得1金2银5铜的优异成绩,创造了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斩获高教主赛道全国金奖是由电气学院陈维荣教授等指导的项目《氢芯—氢能动力智能管理系统领航者》,实现了我校在“互联网+”大赛中金奖零的突破。土木学院《“韧”重致远——超韧混凝土板及其衍生产品》、地学学院《空天地一体化智慧地质解译—做城市健康体检官》获高教主赛道全国银奖,电气学院《智同道合— “四网”融合多源互通的轨道交通能流管理系统引路先锋》、材料学院《五行合一,开山破岩—面向复杂地层掘进机高性能刀具开拓者》获高教主赛道全国铜奖。同时,我校推荐的3个国际项目荣获全国铜奖。
学校对本届大赛高度重视,比赛期间,校长杨丹多次了解大赛备赛及组织情况,给予大赛指导和支持。副校长康国政出席学校大赛启动会并在赛前赛后亲切慰问参赛团队,代表学校感谢并鼓励各参赛团队。他鼓励各参赛团队要勇立潮头,争当双创弄潮儿,要持续创新,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创新产品,将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国家需求对接。
据悉,本次获金奖的项目由电气学院陈维荣教授、李奇教授等指导,基于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等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组自主研发了大功率(MW级)燃料电池动力控制器,攻克了轨道交通用大功率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稳定控制、能效提升和故障诊断等系列世界难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论成果与核心技术,打破了发达国家在氢能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垄断,成功应用于世界首列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有轨电车和国内首辆氢燃料电池电动机车,使得氢能轨道交通机车规模化应用成为现实。
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等十二个国家部委和重庆市政府主办,重庆大学承办。累计收到340万个项目、1450万余人报名参赛,覆盖参赛国家和地区111个,共有1128个项目进入总决赛,金奖比例仅万分之一。我校备赛工作于今年3月份启动,陆续开展启动会、院系宣讲会、专家解读会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大赛相关信息,师生们情绪高涨、踊跃报名,全校参赛报名队伍达1475支,是学校参赛队伍最多的一届。通过校级的初赛、复赛、决赛,经过省级的网评、决赛环节,我校共获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5项金奖、5项银奖、2项铜奖,最终以高教主赛道5项作品满额推荐参加全国赛。
为做好大赛工作,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领导下,学校成立了由教务处牵头,校团委、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电气工程学院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专项工作组,共同开展比赛组织、项目挖掘、质量提升等工作。工作组坚持以项目需求为导向,在项目培训、培育孵化、团队建设等各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邀请校内导师、全国知名企业家、投资机构负责人累计开展线上线下辅导90余场,仅在暑假集训阶段及国庆冲刺阶段就邀请了20余位专家对参赛团队进行了近40余次全方位打磨。
在全国总决赛决定在线上举办后,教务处第一时间在3号教学楼搭建直播答辩教室开展在线路演训练,在宣传部、信网处、保卫处等部门的协助下,落实场地设施、网络支持、噪音控制、卫生防疫等保障工作,确保了本次线总决赛路演顺利进行。
多年来,学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通过制度保障、平台搭建、课程建设和氛围营造等多方面工作形成合力,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校以全面提高人才培育质量为核心,以“互联网+”大赛等为载体,构建“思创融合”“科创融合”“专创融合”“产创融合”四融合全链条多层次双创实践体系,集聚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积极把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开展基于科技创新、技术突破的创业实践,广泛开展行业调研,对接产业需求,充分将专业知识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不断开创大学生高水平创业和更高质量就业新局面。
(李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