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合 > 文化交大 > 校园文化 > 正文

【风物交大】机车博物园:交大人的精神文化家园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日期:2020/12/09 20:43:00 点击数:

【开栏语】

草木本心,枝叶含情;山水有意,万物有灵。

亭楼不语,玉树琼花;砖瓦无言,皆有故事。

【风物交大】专栏旨在从交大校园环境中的亭台楼阁、文化景观中探寻交大风物中的历史底蕴,传递交大风物中的人文精神。

从犀浦南大门踏入校园往北直行,目光很难不被一座红墙绿叶包围的建筑物吸引。走进了看,门牌上写着“犀安路玖玖玖号 西南交通大学机车博物园”。这是我国第一个高校机车博物园,也是中国博物馆联盟首批成员单位,位于交大犀浦校区南北人文轴的顶端,是众多师生与来访者漫游交大的首选之地。

机车博物园全景     摄影:鞠红伟

园内珍藏着四座列车头,分别是建设B型8328蒸汽机车、东风4型7019号电传动柴油机车、韶山1型0818号电力机车、交大磁浮CFC-01,跨越了蒸汽时代、内燃机车时代、电力时代与磁浮时代,是中国机车铁路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在门外就可以窥见一座红白蓝三色相间的列车头,正面印着“交大磁浮CFC-01”。CFC代表“磁浮车”,也指“城市快车”,“01”是NO.1的意思。“CFC-01”是第一辆由中国人自主研发的磁浮车,并在自己设计的工程试验线上悬浮、前进。作为园内最“年轻”的列车头,磁浮CFC-01很好地诠释了何为“颜值担当”。整座机身长11.2米,宽6米,高3.3米,可载60人,尽管机身重达18吨,仍散发出轻盈灵巧的现代科技感。

磁浮车头前方有一座石碑,上刻有“五校一家 同行致遠”八个红字。这是交通大学美洲校友会恭贺母校120周年华诞所捐赠的。陈设在机车园内,也是为了彰显交通特色。

机车博物园建设B型8328蒸汽机车    摄影:鞠红伟

往右穿过花坛拾级而下,漫步在木枕铁轨上,抬眼便是一座红黑相间的“庞然大物”。这是建设B型8328蒸汽机车,于1988年5月7日出生,2000年9月退役,重量达124吨,2010年从呼和浩特铁路局调拨到交大校园。为了把它从内蒙古运到四川,呼和浩特铁路局请了十五六个工人把它“大卸八块”,到了成都又经过一个月的卸车和组装,这辆机车才安然地放置在机车园内。

沿着轨道信步前行,总会与一个“大块头”不期而遇,这是株洲电力机车厂生产的中国铁路第一代国产客、货两用干线电力机车——韶山1型0818号,车身长20.368米,宽3.106米,高4.14米,原配属兰州铁路局兰州机务段。2013年退役,同年11月22日顺利安放在交大机车园的铁轨上。风雨早已侵蚀了它的本来面貌,车身部件却依旧完整如初,足见交大师生的悉心呵护与工匠精神。

机车博物园韶山号机车    摄影:鞠红伟

再往前走几步,是园内最后一座列车头——东风4型7019号内燃机车。它车身长20.49米,宽3.309米,高4.5米,由大连机车车辆厂设计制造,是中国铁路第二代电传动柴油机车的首型机车,来自南宁铁路局。当时是先将其运往成都铁路局,再通过大型货车输送至交大犀浦校区。如今车身表层的涂漆已经斑驳,但车身上的各项标识清楚明了,靠近机车甚至还能闻到阵阵柴油味。

沿来时的铁轨返回,可以看到花坛旁矗立着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校友的塑像。先生正阔步向前,衣袂飘扬。在他身后,是一个仿旧月台,以木板吊顶打造,七根梁柱排开,上面依次悬挂着七个交大校址搬迁主要站点。第一个山海关站正对着詹天佑先生的塑像,一如当年先生引领着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交大前身)在路桥领域深耕细作。一路走来,交大未曾忘记先生的言传身教,在土木交通领域锐意进取,力争上游。

机车博物园    摄影:鞠红伟

月台后方有一座咖啡厅。厅内收藏了中外轨道交通领域的各种读物,无论是专业学生还是普通游客,总有一本适合为你打开轨道交通的新大门。货物柜上摆满了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动车组模型,许多“机车迷”都会带走一辆留作纪念。若你有缘来此,一定还会遇上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不同专业,聚集于此,只为学术交锋与思想碰撞,他们是交大建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如果运气不错,兴许还能赶上专业学生组织的音乐戏剧表演,此时不妨靠在座椅上,摒弃一切世俗喧嚣,静享一场文化盛宴。

机车博物园秋景    摄影:冯涛

2016年交大机车博物园开幕之际,设计者徐伯初教授介绍道:“我们学校应该专门设计一个这样的铁路主题公园,在展示铁路文化的同时为同学们带来对历史的真实体验。”的确,交大因铁路而生,因铁路而兴。铁路于交大,于每一个交大人而言,是一种毋庸赘述的情结。无论是来自土木还是人文,每一个交大人都需要这样一个地方,它是交大历史的凝练表达,是交大文化的盛放之地,是交大学子的精神家园。


信息员:陈丝丝     作者:闻英 摄影:鞠紅伟、冯涛     责任编辑:陈丝丝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