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把社会比作一部运转的机器,语言就是这台机器的润滑油。推广普通话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制定语文政策、 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3月30日下午3点,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李行健教授在犀浦校区X8215举行的“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的语言文化指导讲座上表示,“重视外语对改革开放的作用,轻视母语对国家、对民族的发展作用是一个大错误。”
谈到普通话与外语、少数民族语言及地方方言之间的关系时,李行健教授认为:“针对外语来讲,语言融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然而少数民族语言处理不好就会出乱子,引发民族矛盾,推广普通话不能压制方言,要让方言自然融入普通话。”
“我国每年因为在手机输入法上使用国外标准,要交上亿元的专利费,由此可见规范标准的意义。”李行健教授认为,规范标准就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其关键是要把握好传统国门关、质量标准关、语言文字规范关这三道关口。
面对语言使用不规范的现象,李教授指出,平面媒体、有声媒体、网络媒体三个平台中不规范的现象不少,这需要我们制定标准。李教授强调:“语言政策的制定,一要顺其自然,不可强迫;二要积极引导,水到渠成,因势利导。”
现场有位同学问道:“规范语言后,渐渐消失的弱势语言与语言资源保护是否矛盾,文化损失怎么办?”
李教授坦言:“消失与保护确实存在矛盾,一方面我们尽可能的保护正在消失的弱势语言,但另一方面,我们为了社会的进步又不可避免地会做出一些牺牲。”
“在文化多元化的层面,提倡规范语言不是抹杀文化多元性,在普通话中,我们的文化资源依然保存着,反观西方提倡的文化多元性是在殖民地强制抹杀了当地文化之后才开始提倡的。”在讲座接近尾声时,李教授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