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原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王铁琨先生莅临我校,在X8522举行了题为《珍爱和保护中华语言资源的语言规范尝试》专题学术讲座。中文系汪启明主任、周俊勋教授和杨建军老师亲临讲座现场,到场同学以中文系研究生和本科生为主。
下午3时30分,讲座正式开始。王司长首先表达了对交大师生的祝福和鼓励,他指出交大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历经数年变迁,必将有更好的发展。
此番讲座中,王司长以“语言生活检测研究”和“中国语言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为例,在宏观角度对国内外语言环境、现状及前景进行了深入介绍。他从“国际母语日”与中国承诺入手,强调语言是重要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基于珍爱中华语言资源的理念,中国正在酝酿开展新世纪的语言普查,建立可永久保存的中国语言多媒体语料库及相关数据库。
随后,王司长从“语言观的转变”、“中国的语言生活监测研究”和“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国在保护语言资源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果。他说到,语言已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具有“可利用、出效益、多变化、能发展、有价值”五大特点。语言态度决定语言观念,针对当今的形式,尤其是我国语言多样性的局面,只强调统一和规范是远远不够的。
“随着工业化的飞速发展,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必将以更快的速度走向衰落、濒危甚至消亡,所以树立珍爱和保护中华语言资源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新世纪中国语言学工作者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王司长特别强调,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和即将走上岗位的语言学工作者,要树立学术危机感和社会责任感。
为将语言资源保护付诸实践,我国以“资源建设”为前提,“理论建设”和“平台建设”为两翼,建立了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试点,调查采录汉语方言地区语言使用情况。这项工程以政府主导为核心,采取专家承担和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双重保障,确保中华语言资源的完整保存。
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的环节中,王司长提出“地区经济发展同该地区方言强势所具有的关系”这一问题,举出上海、天津和巴蜀地区等例子进行生动解答。针对有的同学对诸如吴方言、浙方言保存情况的忧虑和疑惑,他从国家政策和现状方面给予了解答,博得现场师生的掌声。
最后,王司长鼓励广大师生进行语言工作的研究,“珍爱中华语言资源、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与世界发展潮流同步。
据悉,此次讲座同时也吸引了成都商报记者到场进行采访。
附:
王铁琨简介:男,汉族,1950年12月生于天津,中共党员,天津师大中文系毕业。1968年到晋南插队。1970年起从事教育工作。1992年调入国家语委,先后担任文字管理司规范处副处长、文字规范标准处处长、教育部语用司文字应用管理处处长。2000年10月起,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兼任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科技名词委语言文字协调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书面语转写分会主任、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两岸四地中文数字化合作论坛(CDF)召集人等。曾从事现代汉语、普通逻辑教学多年,研究范围涉及汉语词汇、文字、汉语规范化等领域。主编、参编或独立撰写的著作主要有《汉字规范通俗讲话》、《中华字典》、《最新汉字读音书写规范手册》、《通用汉字正形字典》、《简化字溯源》等。(实习编辑:刘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