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一个让我心生敬佩的国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满目疮痍,走到现在的现代化国家;从战败之后的经济重创,走到现在的欧盟经济领跑者;从东德与西德长达几十年的分裂与抗争,走到现在东西德的人民都能来到勃兰登堡门下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以及遍布教科书的德国哲学家,满世界奔跑的德系汽车品牌,无一不是在告诉我们日尔曼民族的勇敢与智慧……
关于德国的各式游记遍布网络,其中不乏优良的作品,而我今天,则想用一个交大工科生的眼光,去探寻一下全球闻名的德国铁路(Deutsche Bahn、下简称德铁)。
由于喜欢不受拘束的旅行,我选择了自助。在规划行程的时候,德铁的覆盖地区广,车次多,价格低等优势便成为了我一个学生游客的首选。由于申请签证的要求,需要我提交详细的旅行计划,而这时,我感受到德铁的网络服务极为全面且精准。
登录德铁的官方网站(bahn.de),选择好英语语言,一个优秀的主页便映入眼帘,除了一些促销信息以及新闻外,最重要的便是信息检索栏了。输入出发地以及目的地,你可以选择出发时间或者到达时间,你还可以对自己要乘坐的车做出更多的要求,例如:是否一定要乘坐高铁。而检索结果页面更是让我吃了一惊,如此详细的检索结果是我以前在国内无法想象的。
检索结果包括:最基本的车次信息,出发到达时间信息,价格信息。如果你点击详情按钮,你会发现他会告诉你你在出发火车站哪个站台上车,如果有中转站的话,又需要从那个站台转到哪个站台,以及你在目的地哪个站台下车。如果你需要的话,你还可以查看各个车站的地图,以及了解各个车站和列车可以提供的服务。而德国的游览经历印证了我这提前几个月订的车票所给出的信息,竟然一个都没有错过。我被德铁强大的数据库以及网络功能所震撼。而反观我国铁路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向德铁学习的还很多。
在德国的游览,去过柏林、慕尼黑、莱因河畔法兰克福等大城市,也探访过身在铁路线尽头的小镇罗腾堡,也游览过德奥边境的贝希特斯加登国家公园。在如此多的铁路旅行中,我深感德铁的运营就像时钟发条一样,分秒不差。
德铁有着非常科学合理的火车分配。它的线路规划分为三级,有全国范围的快速列车,如ICE(InterCity Express),IC(InterCity),RJ(RailJet)等,主要链接各区域的大城市,而列车就是高铁。有区域型列车,如RB,RE,主要链接一定区域的小城镇,连村庄都做到了全覆盖。还有某个城市的城市快铁S-Bahn,链接大城市的各大区域与地点。
如此分配既保证了站点的全覆盖,也不会影响铁路的运营速度,而且层次分明的铁路线对铁路运营大有裨益,德铁的铁路线,就像一个包含了时间空间的精准坐标体系,它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地点有无数的交汇点,让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享受到德铁的精细化的服务,去往自己的目的地。正因为如此,我能在慕尼黑才下了ICE高铁,10分钟后又坐上去往南德一个小镇的地方铁路,如果我误车了,不用害怕,去购票机上重新查一下时刻表,它会告诉你在几分钟后又有一班列车出发,而我只需要在一个小地方转车5分钟,就可以搭上去往目的地的另外一班列车,一切都像是事先设定好的程序一样,按部就班地运行着。
先进的火车站(Bahnhof)也是德国铁路运营的一大支撑。德国的火车站站台全为开放式设计,进站不检票(去德国的同学可不要侥幸,在火车上会有频繁的查票),不安检,超过两个站台的车站都设有地道或者天桥。站台又分为多个区域,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每一趟车的停靠区域都会提前告知,有的大型站台还分南区,北区等。由于站台大,列车多,有时会有一个站台同时停靠两辆列车的情况。德国的大城市,往往会有多个火车站,和一个中央火车站,周边火车站分布于城市的各大区域。每个进入中央火车站的列车都会经过至少一个周边火车站,而基本上每个火车站又是城市快铁S-bahn与地铁U-bahn的停靠站,这样极大地分散了客流量,加大了交通的便利性与效率。所以如果我要去看柏林墙遗址东边画廊,我不需要搭乘到柏林中央火车站,我只需要在柏林东火车站下车,再步行几百米就能看到柏林墙了。
而这些优势,不仅在德国,乃至全欧洲都是如此。欧洲是全世界铁路网最密集,站点最多,车次最频繁的大洲,大小城市几乎都有密集的铁路网连起来。一个拥有200多年历史的纷繁复杂的铁路运输网络,由说着不同语言的30多个国家共同运营,上百种年代各异,速度不同,型号不同的列车组成的庞大运输队伍,每天运送着大量的旅客,却能总能分秒不差的停在站台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火车,本就是欧洲工业革命中的一个奇迹,适逢我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发展时期,我觉得德国乃至欧洲的铁路运营经验非常值得我国学习,不仅要学习德国先进的工业制造技术,还要学习他们优秀的运营经验,因为在当今世界,制造业的利润逐步下降,能给出一整套解决方案的,才是最优秀的。

作者:土木工程学院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7班 王翊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