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16日,国际能源署聚变能技术合作项目工作会在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召开,会议旨在更好地促进国内各单位借助聚变能平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扩大中国在该领域的影响力。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霖豪、核聚变中心主任罗德隆,校长杨丹、副校长何川,以及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出席会议。
陈霖豪指出,西南交通大学在磁约束聚变和等离子体物理研究领域、特别是仿星器物理和工程研究方面与国际同行一直保持着广泛深入的交流。目前,西南交通大学已收到IEA关于加入该技术合作项目的正式邀请。科技部积极支持此项工作,希望学校能够切实地利用好IEA的平台和渠道,开创与IEA科技合作的新局面。
罗德隆表示,希望西南交大与相关单位进一步加强合作,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杨丹对陈霖豪一行及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科技部长期以来对学校工作的关怀指导表示衷心感谢。杨丹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相关研究情况,并指出,国际能源署聚变能技术合作项目工作会的召开十分及时、必要,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长效沟通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科技部与IEA合作联络办公室王琳介绍了中国与IEA合作情况、IEA及其技术合作项目情况。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许宇鸿教授从IEA SH-TCP的基本情况、加入IEA SH-TCP的必要性、与IEA SH-TCP合作的基础、加入IEA SH-TCP的收益、加入IEA SH-TCP后的工作计划、费用自行承担的保证等方面做了汇报。
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西南交大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参会。
据悉,IEA在聚变能领域下设立8个技术合作项目(TCP),我国已加入其中5个。仿星器-螺旋器技术合作项目(IEA SH-TCP)是IEA于1985年建立的国际科技合作技术项目,旨在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提高研发水平,深化相关物理的理解,鼓励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共同促进仿星器-螺旋器物理和工程研究的快速发展。
(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