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合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强校主战略系列访谈】周正春:岁月不居,天道酬勤

来源:扬华研究生新闻中心 日期:2014/04/17 10:24:00 点击数:
信息员 摄影
部门审核 终审

 

近日,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批准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决定》,共评选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0篇。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周正春的博士论文《低相关序列设计及其相关编码研究》赫然在列。

周正春,06级博士,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现任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序列设计、代数编码理论和密码函数设计,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检索论文30余篇,其中8篇发表在信息论与代数编码领域旗舰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上,研究成果被SCI引用60余次,获2009年微软杯IEEE优秀论文奖。曾访问香港科技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日本筑波大学等知名高校。

探求真知,重塑自我

周正春本科和硕士均就读于西南交大数学学院应用数学专业,2004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于数学学院。工作前两年,他每天都忙着备课和上课,找不到自己准确的定位和方向。对于未来,周正春也曾感到迷茫,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停滞不前,最终,他毅然决定通过继续深造来进一步提升自己。2006年,他成功投师于西南交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唐小虎教授门下,成为其第一届博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信息安全。

跨专业读博本就不易,而周正春还是一名在职博士,学业压肩的同时还要完成学院的教学任务,这使得他的读博历程比一般人艰辛得多。由于硕士毕业后工作的两年时间里,他几乎没有看过任何文献,没有做过任何科研项目,这使得周正春在读博初期多少有些不适应学术环境。为了弥补这些不足,他花费了比其他同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精读了一篇又一篇经典文献,在导师唐小虎教授的悉心指导下讨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学术问题,慢慢地适应了博士生活的节奏,并开始在交大校园奏响一曲属于他自己的华丽乐章。

路漫漫其修远,上下而求索

周正春读博期间研究的课题是序列设计和代数编码方向,依托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范平志教授所领导的信息与编码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高水平学科平台,周正春所在的研究团队多年来在序列设计领域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也给了他一个较高的研究起点。然而,事情往往具有两面性,虽然可以借鉴前人已有的全面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为了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前瞻性,周正春要做到推陈出新,难度反而更大。

循着前人研究的基石,在四年多的读博生活中,周正春没少碰到过瓶颈。一方面,他需要去想别人没有想过的问题,寻找该研究方向新的切入点;另一方面,他还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查找阅读文献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有时候一个问题研究很久也未必能找到好的方法和思路,试了很多方法最终都会走入死胡同,以失败而告终。这个时候,导师唐小虎教授经常会鼓励他并和他深入讨论,给他一些新的建议,让他将问题放一放,过一段时间再考虑。这个方法往往会非常见效,当一段时间后再回去看问题的时候,就会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究其原因,周正春认为,虽然没有去刻意思考原来的问题,但这个问题一直在脑海深处,让人对问题的理解又潜移默化地深刻了一步,因此对一个问题研究久了,想得深了,通常问题也都能迎刃而解了。最让周正春记忆深刻的,是在进行最优跳频序列设计相关研究时,读到了一篇对研究非常有帮助的文章,但文章的语言和思路非常晦涩生硬,他与导师讨论多次也没有进展。后来在导师的建议下,他花了很长一段时间,理清思路,用自己的语言将那篇论文重新解读,结果自然是收获颇丰,不仅弄懂了文章,还发现了很多有助于研究的新问题。这段经历对周正春后期撰写博士论文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也是他真正学会深入研究的一个转折点。

谈及周正春的获奖博士毕业论文《低相关序列设计及其相关编码研究》,他说到,在与导师商量好博士论文整体框架后,真正用来撰写博士论文的时间只有一个多月,整个论文撰写过程非常顺利,基本没有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周正春看来,攻读博士学位真正难的并不是写论文的这个过程,而是没有内容可以写在论文中。真正撰写论文的时间虽短,但这一本厚重的论文却是四年多辛勤努力汗水的结晶。周正春的博士论文只是一个大的载体,主要是将读博四年多取得的研究成果组织起来,呈现在专家面前。博士论文答辩的过程也非常的顺利,全优通过,当时答辩委员会委员们给予他的论文很高的评价,纷纷建议周正春申报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这也是对他博士阶段拼搏奋斗的最大肯定。

2013年,周正春申报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不久,喜报传来。谈及自己论文能够获奖的原因,他提到,第一个原因是论文的选题较新颖,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在序列设计方面,主要研究了低/零相关区序列;大集合低相关序列和跳频序列涉及三大方面,这些序列在通信、雷达和军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在代数编码方面,主要利用零差分平衡函数建立了理想自相关序列和几类编码(同步码;常重码;常重复合码)之间的一般联系,构造了多类新的编码。第二个原因是发表了多篇高级别论文,尤其是在其专业领域最顶级的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多次被引用。时至今日,周正春仍记得2008年由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被顶级杂志录用时激动喜悦的心情,因为这篇论文凝聚了他太多的心血,他和老师的付出也终于有了回报。或许就是这样的心情,促使他在学术道路上越走越顺,收获也越来越多。

提到周正春在读博的短短四年间就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他的导师唐小虎教授指出,这些成绩主要归功于周正春扎实的数学基础,能够耐得住寂寞潜心钻研,并且善于向他人学习。“因为我们从事的是基础理论研究,难度大,需要积累的时间长,特别是研究一些重要的理论难题,所以耐住寂寞潜心研究以及善于向他人学习的精神非常重要。我曾经给他说要读书期间要甘于清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基本做到了,虽然中间也有很多波折,但他坚持了下来。”唐教授如是说。

能够拿到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这个荣誉,是他博士生涯最完美的收官。谦逊如他,周正春言语中充满了对导师,对领导,对同事,对交大的感谢之情。他说:“最终获得的这些成果,都离不开导师唐小虎教授的悉心教导和耐心培养”,值得一提的是,周正春的导师唐小虎教授是200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读博伊始,唐教授就鼓励我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争取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文章,是他一步一步教会了我如何从事科学研究。同时,数学学院的领导和同事们在我读博期间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为了让我能有更多的时间搞研究,给我安排的教学任务都不是很重。”

来自外界的支持和帮助诚然弥足珍贵,但最终成功的关键还是要归结于周正春自身。四年多的辛勤汗水,才换来这累累硕果,看着周正春简历中令人惊叹的学术成果,哪一个不是大家梦寐以求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优秀亦不是一日即成的,借用周正春的话,“学术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要我们多花时间考虑问题,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就一定会再学术上有所建树。”

这四年半里,他有着双重的身份,在数学学院学生面前,他是个认真负责的老师;在信息学院,他又是个踏实勤奋的博士师兄。由于在职博士生的特殊身份,很多时候他需要备课和上课,因此时间对他来说就变得异常宝贵。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周正春几乎没有给过自己周末和节假日,大家在外旅游玩耍的时间,他基本都在办公室度过。他感慨道,四年多的时间,他力争用好每一天,现在回想起过往的那段时光,应该是痛苦与快乐并存,那时候的日子虽然枯燥单调,却让他觉得很充实,很有归属感。

目前正在香港科技大学进行学术访问的周正春,现在还在继续序列设计和代数编码的研究,同时,他也在继续扩展其它的研究方向。学无止尽,对知识的渴求会推动着他不断前行,沉稳踏实的心境必将使他攀上另一座学术高峰,探索到简单数字序列后面另一番未知的神奇,其人生之路必将拥有更加绚烂的风景。

 

个人简介:

周正春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序列设计、代数编码理论和密码函数设计。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5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检索论文30余篇,其中包括信息论与代数编码领域旗舰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8篇,研究成果被SCI他引60余次,曾荣获2009年微软杯IEEE优秀论文奖。曾多次访问香港科技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日本筑波大学等知名高校。

作者:汤玲玲     责任编辑:阮琦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