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合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强校主战略系列访谈】卢立恒:西学东渐——求学归来话差异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4/05/13 10:57:00 点击数:
信息员 摄影
部门审核 终审

 

国际化,这个在各高校被频频提起的词对于高校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到交大土木学院工作不到一年的年轻海归,我较难从战略性高度谈学校的国际化,但可以分享一下欧洲求学的一些感触和对国际化的理解。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在与外国同学的交流中,深刻体会到他们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利用身边的资源(网络/交流),快速学会新的知识,并且可以将新旧知识联系,并能灵活运动。这一点却是国内大多数学生缺乏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学校下一番功夫的。这里仅提出国外的教学情况,作为我们改进自己的一个参考。上课过程自由,互动环节多,学生参与度高,理解更为深刻,可以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课进行提问。教师们采用赏识教育和鼓励,喜欢学生能够打破陈规,提出新的看法和认识。相比较而言,国内课堂偏静,国外课堂偏动。教师对学生随和平等,授课风趣幽默,学术造诣深厚。学生自信独立、充满活力,创造力强,并有强烈的责任感。学校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力求培养学术的职业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严谨的人才培养体制。硕士毕业的学生具备了研究的基础素质,而博士阶段培养将根据学生毕业后的期望分类,有专门做学术研究的,也有侧重工程实践的。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所以在有限的博士期间,抓住主要方向,突破一点,就是进步。对于博士生的培养,非常强调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对本专业研究领域的熟悉。博士生只要达到导师的要求即可毕业,学校对博士生没有发表论文刚性规定。这样,就照顾到了各个学科和专业的区别。导师指导学生期间,会有每周定期的课题讨论,让学生把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的难点问题摆出来,一起进行分析、讨论。国内一些大学教授心思和精力不在教学和科研上,缺乏对研究生学习的关心,更谈不上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大多数博士毕业生直接去工作,而有意进入高校从事教师工作的,尚需要做一到两站博士后。在博士后期间,独立进行课题有关的科研,这样可以产生新的研究方向和想法。

国际化的科研合作精神。求学期间,接触了解的教授们的科研交流合作不仅在是校内、国内,更多的是国际间的科研合作。他们重视国际交流,经常参加或积极举办各种会议,在介绍自己成果的同时,了解他人的最新想法;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基础,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并努力使自己的研究课题从形式、方法到内容上都与国际接轨,并与国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感兴趣的学术问题或研究焦点,建立共同的研究领域和合作项目。同时,注重开展学生的国际交流,拓宽他们的视野。要求注册学生必须到欧盟其他大学进行一学年的交流学习,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研讨和暑期学校等与同行交流,邀请世界各地的著名专家、学者等为学生呈现的最新、最前沿的学术报告和演讲。

信息系统完善,行政管理人性化。先进的图书馆资源,健全的软硬件设施,发达的网络系统,在学校任何办公楼和教室都能直接上无线网络。学校举办学术活动的海报、通知均由院办通过邮件系统及时告知。学生的正常诉求通过邮件系统也能得到及时响应。

在欧洲的求学开阔了视野,我充分感受了欧洲的大学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规范及思想上的自由。以上四点是我在求学过程看到的,思考的,也许还只是冰山一角。但是从这些基本的元素中,就可以让我们发现彼此的差异。我们想要国际化,是否可以从中借鉴,并寻到自己前行的动力与方向呢?

 

个人简介:

卢立恒,哲学博士,土木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结构抗震与振动控制、混凝土耐久性等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曾留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研意大利教育部科学基金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作者:卢立恒     责任编辑:阮琦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