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收到一封来自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和共青团泰兴市委员会的感谢信,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磁功能材料团队孟凡彬教授、李天博士研究生在泰兴市吸波材料、隐身涂层等新材料军工行业的产业升级、技术指导和青年人才培育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表示感谢。


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是江苏省首批省级开发区,也是全国最早的专业性精细化工园区,致力打造世界级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产业基地,连续12年跻身全国化工园区前10强。先后获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持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国家绿色化工园区等一批“国字号”品牌。近年来,园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产学研交叉融合,扎实推动高质量特色化发展,以“致力国际化、争创国家级”为统领,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园区。
孟凡彬教授长期聚焦于吸波材料在电磁场及环境场作用下的性能协同优化方法,重点围绕隐身材料“筛选设计难、频带拓宽难、环境适应性难”等科学问题开展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局、军委科技委和装备发展部等国防领域纵横项目40余项。孟凡彬教授率领的电磁功能材料团队围绕先进隐身材料创新成果应用转化与创新创业取得突出成果,牵头成立首批西南交通大学“教职工创新工作室”,连获2024年金桥奖一等奖、2023年发明创业奖人物奖等多项科技创新奖项,指导团队获得“挑战杯”创业大赛、中国国际创新大赛等国家级创新创业赛事奖项。研究成果锚定国防建设发展急需应用转化于成飞、航天一院等单位型号装备上,团队强化校企科研合作,实现研究成果军民两用,为企业新增经济效益约1.8亿元;部分研究成果参展2022和2024年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受到相关部门领导、领域专家的广泛关注。
李天,博士研究生,是电磁功能材料团队骨干成员,是材料学院“本-硕-博”自主连贯培养的学生,研究方向主要围绕先进隐身吸波材料设计、研制与应用,近年来累计发表SCI高水平论文28篇,其中以第一/共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2篇,累计被引7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9项。作为学生团队负责人获得“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和中国国际创新大赛国家级铜奖,2024年金桥奖一等奖(R4),累获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标兵等荣誉奖励17项。在孟凡彬教授的率领下,李天深入对接泰兴经济开发区技术需求,实际解决属地新材料企业技术难题,担任了两家企业技术顾问,为泰兴市吸波材料和隐身涂层行业发展规划提供了前沿学术支撑。
未来电磁功能材料团队将紧密围绕学校学科建设战略布局,在学院创新平台支撑下,深化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机制。通过打造校企联合实验室、校地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加速推进智能隐身涂层等前沿技术攻关,着力打通"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验证-产业应用"创新链条,持续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升级的科技供给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