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院部动态 > 正文

西南交大教师研习深度学习原理与实用AI技能

来源: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日期:2024/07/08 16:27:19 点击数:
信息员 摄影
部门审核 终审

如何提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促进学生深度学习?7月3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学习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珏在题为“深度学习原理与教学设计模型”的讲座中给出了解答。这是西南交通大学第十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第四场讲座。来自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三所高校近200名教师以线下线上的方式聆听报告。

上述问题首先需要向学习科学寻求答案。王珏从人的思维和记忆过程着手,结合促进深度学习的CREE教学模型,将学习过程拆解为内化、外化和自动化三个阶段,贯穿始终的是记忆和情感动机。他引用著名心理学家的观点“好奇心和兴趣根植于深层情感,是驱动学习的最大动力”,得出论断:相对于多学一点知识,积极的学习情感对学生来说更重要,毕竟,“无情感,不认知”。

de276d72dd896ba7b9dd953f816ef453.jpg

28c0d9ec36a1a9d76ebfa95aa12b9ace.png

如何让教学富于感染力?对知识的热爱、融会贯通程度和情绪激发技巧都是必备要素。知识与个体经验的关联性,是开展一切教学的前提。要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教师需讲解知识背后的原理并创造新异信息,在适度平衡期待感和挑战性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联系;然后通过人为制造信息缺口,设置悬念和认知冲突,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动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6ac88ca23ea81b9dd2d40b596640affe.jpg

“学习的本质是建立联接。”怎样建立联接?王珏认为,结合学生的原有经验是正确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外部建立感知,从中获得意义感。然后将感知转变为知识和和概念。他强调,老师们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自行调动经验,尝试解决问题。教师的作用是“支架”,要让学生去表达,这是整理和训练学生的思维的过程。而输出式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尽量多创设情境、多提问,并引用旧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生成”。

5d80cf4628935822630d8849e2b46824.jpg

王珏深入浅出地为老师们厘清了教与学之间的底层逻辑,并提供了激发教育情感的可能途径。参培教师表示,通过王老师的讲解,自己对于学习与教学背后的机制和逻辑更加明了,也更理解了“不知学,何以教”的含义。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将运用深度学习原理,激发并呵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成为爱学习、会学习的主体。

在下午进行的研修班第五场活动中,王珏将焦点对准“AI时代教师的必备技能”。

“什么是大模型?”王珏将大模型定位为全人类的知识库。由此,他介绍了在教学、科研和日常生活三种应用场景中,KIMI、秘塔、天工等AI工具的组合用法,带老师们从实操层面,体验AI强大的文本生产、知识问答以及辅助阅读等功能。通过积极互动,老师们借助这些工具进行教学设计、论文选题和撰写的演练,体验了AI在教学全流程中的应用潜力和在科研辅助方面的巨大价值。

d03ef9f0e216e2917d604576d3d5bd99.jpg

王珏谈道,教师需会念“AI咒语”,即学会使用清晰、准确、丰富的提示词,提高AI的输出质量。因此,每位老师需要修炼的,是指导大模型理解自己的意图,生成更准确的输出。最后,他解答了老师们关于操作方面的疑问,还一起探讨了AI时代文科专业的价值。

34d1074f5d41dbca270694e595e3e367.jpg

参加活动的老师们纷纷表示,活动对自己未来借助AI实现高效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增进了自己对AI技术的理解,激发了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56e3fe721797567930edf676d2f97857.jpg


作者:梁慧颖,刘娄;摄影:王春婷,张棋   编辑:刘中慧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