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从180斤的胖子成为140的‘男神’,当我从迷茫到目标清晰,当我从无所事事到现在的做我所爱,你就会明白,时间管理是多么的重要。”9月15日晚,新东方的演讲及培训师、“奇葩说”辩手艾力携新书做客我校青年讲坛,为交大学子解说了他的时间管理法。
艾力首先提到了梦想的重要性。他说:“我们必须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什么,明白自己要去哪里?”为了佐证自己的论点,艾力提及他儿时的梦想。他曾希望做一个足球运动员,但是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放弃,但是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也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演讲家。艾力幽默风趣地表示:“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在树立了长期目标、也就是梦想之后,是否就能一劳永逸了呢?艾力提出:“我们还需要一个短期目标。”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新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而将短期目标养成一种习惯,会益于你长期目标的实现。
在谈到如何挖掘自己的潜力时,艾力说道:“想要发掘自己的潜力,最基础的一个方法就是多尝试。你可能并不能从一开始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擅长什么、适合什么。没关系,多去试,你涉足的领域广了,你自然就会发现你的长处。”他随即从自身经历展开:“我也不例外。曾经参加过很多比赛,失败的很多,但惟独英语类竞赛总是能拿到前一二名,所以我的长处就是语言学习能力强,适合公众演讲。因此,现在我就在做我擅长的和喜欢的。所以别怕,多去试,多练胆。”
“研究表明,95%的人都存在拖延症。这是因为我们过度抬高了失败的成本,由此产生的心理恐惧让我们不敢开始做一件可能很简单的事。”艾力指出,“要克服拖延症,我们必须进行自我确认,学会正视自己。一个方法就是时间记录。这不等同于简单的时间表安排,而是要明确自己在什么时间内做了什么事,把曾经浪费时间的行为记录下来,就可以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而选择更加高效的做事方式。”这是艾力对管理时间的独特看法。
“你本人的价值取决于身边最亲近的五个人的平均值,这并不是说你要杜绝与一般的同学交往,而是你要学会与更加优秀的人接触,从他们身上学到宝贵的人格价值。你需要走出寝室,去遇见更多的人,与外面的世界更好地接触。”艾力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仅需要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更要学会坚持。有的时候,你找到目标很容易,但是坚持到底就没那么容易。如果你觉得难以继续的时候就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吧。想像你的梦想实现的时候,是怎样一种美好的情景,身临其境,你才有坚持下去的动力,敢想才有实现的可能。”
在提问环节,艾力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就上述观点进行了热烈探讨。演讲结束后,不少同学仍表示意犹未尽。(学生编辑:褚睿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