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为庆祝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成立60周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四川大学普通话测试中心主任肖薇受邀在犀浦校区图书馆二号报告厅为交大学子带来“语言表达和沟通艺术”的讲座。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国芳及各社团指导老师出席讲座。
“今天我把PPT拷到志愿者的电脑上后却没有在桌面上找到。大家猜一猜我是怎么对这位志愿者说的?”讲座伊始,肖薇通过引述准备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我是这样说的,‘同学,你这个桌面好丰富啊!’这个同学马上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将PPT找了出来,并且整理好了自己的桌面。”肖薇说出自己的答案后,台下响起一片掌声。
肖薇在讲座中首先引入了一个职场上概念:能力“金三角”,即以沟通能力为基础部分、以概念能力为中坚力量、以技术能力为顶尖要求的金字塔。“社会上普遍认为,一个具备大学文凭的求职者已经完成了职场的所有准备,”肖薇指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通过大学的学习获得概念能力和技术能力,能够让求职者在面试官前拉开差距的,就是沟通能力。”肖薇认为,通过语言、文字、肢体和多媒体技术的方式来实现求同存异,让不一致最终达成一致的途径就是沟通。一个有效的沟通必然是在基于双方一致的前提下,集中讨论尚未达成一致的条件,从而对“不一致”达成“一致”。肖薇进一步阐述,“面试的时候如何通过自己和面试官的沟通,让本来不想录用你的面试官改变自己的主意,最后决定录用你就是一种有效沟通。”
肖薇随后重点讲解了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她认为沟通的第一大技巧是听,“从听字的繁体字‘聽’中不难发现,这里面有一个王字,王字在这里的意思是以听者为王。所以不仅仅是要学会聆听,更要以听者为重。”除此之外,沟通还离不开说。肖薇现场选放了几段视频,让大家自己学习、摸索。她认为,演讲者不仅仅要说,还要学会反馈,将自己收到的一切来源于听众的信息反馈给听众,与听众互动,才能实现语言的应变。
最后,肖薇为同学们讲解了如何在职场上鼓掌,“不要小看这个细节,肢体语言也是一种沟通的方式,有时候甚至比直接的语言更重要”。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