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多年来,交通运输院校教师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书育人,以智慧之光点亮求知的心灵,用无私奉献铺就梦想的道路。
本报邀请部分交通运输院校学生、校友和青年教师,讲述他们与恩师的故事,展现广大交通运输院校教师立德树人、崇德远志、笃学修业的精神风貌,致敬躬耕于岗位的人民教师。
慈严并济桃李丰——记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高仕斌
高仕斌查验实验数据。西南交通大学 供图
考入西南交通大学后,我师从高仕斌老师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并留校任教。近十年来,高老师指导我、教诲我、牵引我,让我从懵懂少年成长为高校教师。高老师引导着我的科研之路,更引导着我的人生之路。
从留在西南交通大学工作开始,“铁路发展需要人才、需要技术”就成为高老师为国科研、为国育才的动力。近40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他以创新开拓的勇气和科研报国的激情,诠释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教育家精神,也为我这样的新一代青年教师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严谨治学 培育交通强国人才
在跟随高老师读博期间,无论是科研论文,还是日常实验,他总要求我们精益求精,不能有丝毫马虎。
每个学生的论文高老师都会仔细审阅、逐字逐句修改。临近博士毕业时,我以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框架清晰、内容饱满,满怀信心地交给了高老师。没想到一周后,高老师返回的修改稿上修改痕迹密密麻麻,细到每一个词、每一个标点符号。
有同学做研究时苦于找不到高铁故障数据,高老师会立即帮助联系铁路部门,有时还亲自带着学生到现场收集数据。他告诉大家,做实验时必须有现场数据支撑,否则一切理论都是空谈。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严谨治学、育人育才的人生追求。
高老师不仅是严肃的导师,也是温情的“父亲”。2020年入职以来,我有幸成为高老师团队的一员。我入职第一天,高老师面带微笑地说:“当一个好老师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句话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成为我指导学生的“法宝”。
高老师总是教导我们,要将个人理想融入祖国建设。从高老师团队走出的130余名硕博毕业生,很多都成了技术中坚和管理精英,服务于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领域的科研院所和工程建设一线,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作出突出贡献。在川藏铁路牵引供变电设计中,从事工程设计和工程监理的技术骨干几乎都是高老师的学生。
攻坚克难 坚定科研报国理想
高老师的高铁研究之路始于1988年,他30多年如一日,扎根于轨道交通供电领域,为实现科研报国的理想努力奋斗。
1988年至2005年,高老师带领团队实现了铁路供电从“普速”到“高速”的跨越。在世界领先的我国350千米/小时高铁供电技术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他系统性解决了高铁供电系统供电能力、电能传递、智能运维三大全局性问题。高老师坚持奋斗在一线,开展理论研究、技术创新、装备研制及其全面应用,主持研发了我国首套高铁弓网系统“检测—诊断—维修”成套装备等重大装备。这些研究成果在我国高铁得到全面应用,实现高铁牵引供电系统供电能力强、弓网受流稳、系统韧性高,确保高速列车“多拉快跑”,还随中国高铁技术输出国外,奠定了我国高铁供电理论与技术的世界引领地位。
高老师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埋首耕耘科研攻关,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铁路电气化事业。如今,一众桃李传承高老师的精神和品格,正奋斗在国家铁路事业发展的前线。
(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
感言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发展的灵魂和底蕴。在教学实践中,我秉承“向生活扎根,向专业生长”的理念,帮助学生建立起统计学思维与现实问题之间的桥梁,不断强化课程思政内涵建设,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我而言,教育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探索,是教师与学生携手共进的旅程。我将以教育家为榜样,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的内涵,牢记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不断自我提升,用自己的学识、阅历和经验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学院副教授刘赬
来源:中国交通报 2024年9月10日 https://pub.zgjtb.com/jtqg/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5051/430681.html?is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