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时速可达400公里的世界首条真空高温超导磁悬浮直道试验线年底在成都建成
可载100人的载人原型车已在研制中
中国版“超级高铁”研发再获新进展!
世界上时速最快的真空高温超导磁悬浮直道试验线正在成都搭建,今年年底前将建成,并投入工程化测试。
这是川报观察记者3月12日从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实验室获悉的。
12日下午,在这个位于成都的实验室,一条直径4.2米、长140米的特制管道里,工程师们正在进行直轨安装和调试。此前,这条管道的真空气密性测试已基本完成。
长140米的特制管道
该实验室研究员人员说,这条全新的试验线将在接近真空环境中测试,样车车底布满特制材料,依靠液氮形成的低温,达到超导和磁悬浮效果,悬浮高度10毫米,能承重200公斤,测试时速可达400公里/小时。
而此前,美国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的同类型“超级高铁”试验时速最高只有每小时355公里。
据了解,这套装置将采用直线电机弹射加速,将列车模型在140米距离内加速至400公里时速,并在行驶过程中完成列车空气动力学、管道-磁轨-车体耦合振动、运行平稳性及稳定性等一系列测试,为下一步的载人中试打下基础。
环线试验线
此前,该实验室已经验证过‘磁悬浮+真空’创造的低阻运行环境,能有效提升未来高铁的速度。
“这条直线试验线,将极大提升试验时速,并进一步验证准真空、高速环境下‘超级高铁’的可行性。”该研究人员说。
真空管道中的运行试验
另据了解,该实验室正在与中国中铁联合研发能载100人的1:1样车,这种实用化原型车悬浮能力将达到2吨/米,悬浮高度15毫米,能达到现有轨道交通运营载重的要求。”
作为革命性的技术创新,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首先诞生于西南交通大学。
2000年,该校研制出世界第一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此后又研制出我国第一条环形试验线及国际首个真空管道试验系统。
所谓高温超导,是指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环境中,特殊材料制成的超导体具有零电阻效应。与低温超导相比,高温超导有自稳定性。换句话说,把高温超导体放在永磁轨道上后,能提供稳定的导向力和悬浮力,既能悬浮、又能悬挂,不会上下左右摇晃,可以保证列车的平稳性。
该研究人员说,真空技术已经很成熟,高温超导技术也有成型的解决方案,二者相结合的未来“超级高铁”,时速有望突破1000公里。
这也意味着,成都到北京的陆地出行,也将由现在的7个多小时缩短到100分钟以内。
但是,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一蹴而就。
他解释说,目前进行的是验证性试验,项目投产前还要进行中试,到最终的商业化运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作为一个新兴前沿领域,每一步都是未知的,需要有科研自信和各方的支持。
“最缺的是资金。一公里的试验线,大概需要2亿元资金。目前,美国‘超级高铁’Hyperloop One公司已吸引了3亿多美元的投资。国内不少研究机构和企业对我们的‘超级高铁’很感兴趣,但是这项技术前瞻性大,商业资本暂时还没能落地。如何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科技研发上来,这也是中美‘超级高铁’的最大差距。”该研究人员说。
目前,中国工程院、科技部、国家铁路局和国家铁路总公司均对这一技术给予极大的关注。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的研究步伐会大大加快。
来源:川报观察2018年3月13日(川报观察记者 阮长安 江芸涵 摄影 肖雨杨)https://cbgc.scol.com.cn/news/74249?from=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