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封面新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学生刚入大学宜不分专业

来源:封面新闻 日期:2018/07/24 11:27:00 点击数:

  

高校本科录取正如火如荼进行,准大学生们也在规划未来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我们知道,大学的课程分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这两者有什么区别?谁更有用?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认为,通识教育“无用无所不用”,同专业教育一样在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其“为人和为学”的“通”,更是大学教育的灵魂。他甚至提倡采用“通—专—通”的模式培养学生,刚入大学宜不分专业,先接受通识教育,再进一步聚焦专业学习。

徐飞认为,通识教育是自由教育,“通识教育并非共识教育或认同教育,学生要敢于质疑、反思、检讨、追问、解构乃至颠覆,不仅从学理逻辑的角度审视,还要关切知识理性背后的正义性和善意性,发展各种知性美德。”同时,自由教育还在于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有一些大学生认为,相比专业课能提升专业素养,通识课显得“没什么用”。对此,徐飞一方面承认通识教育本身不是一个实用性、专业性、职业性的教育,也不直接以职业作准备为依归;但另一方面,他认为通识教育“无用无所不用”——让人活得更明白、更高贵、更有尊严;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特别对于知识的整体把握和连接有着重要作用;此外,通识教育还有利于智能素质的发展。

看到这里,或许准大学生们应该明白了通识选修课在大学教育中的角色。但徐飞强调,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很重要,不能以孰轻孰重评价任何一方。因此在高校培养人才方面,他提倡采用“通—专—通”的动态模式,即学生刚入学时不分专业,先进入文理学院或书院接受通识教育;接下来,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之后,他们接受更高一个层次的通识教育,在新的起点和更厚实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聚焦专业学习,如此循环往复,螺旋推进。

来源:封面新闻2018年7月23日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id=967472&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作者:杨晓蓓     责任编辑:梁碧波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