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成都商报】辗转几百公里翻山越岭 好老师去家访

来源:成都商报 日期:2016/06/06 20:49:00 点击数:

 自2004年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留校后,杨育鸿的工作就与学生分不开了。帮助贫困生,到重庆去做家访;建设班级、园区、信息化三大平台,为学生成长成才助力。大到学生工作的整体规划,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杨育鸿都尽心尽力。

 今年5月,杨育鸿获四川省“岗位学雷锋敬业标兵”。杨育鸿觉得,雷锋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爱岗敬业不管是任何时代任何人都应该弘扬。

 辗转几百公里去家访

 2004年,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杨育鸿留校任教。

 当辅导员的时候,杨育鸿最关心学生的成长。他班上曾有一名学生,“母亲精神失常走失,父亲沉溺赌博,哥哥外出打工失联,从小吃百家饭长大,属于特困生。”杨育鸿回忆,“我为他申请了助学金和勤工助学机会,经常和他谈心,鼓励他担任班干部。”2005年暑假,杨育鸿陪着该学生回重庆江津,“先坐火车,当晚在重庆留宿一晚。第二天再转汽车,下车后转摩托车,最后爬了近3小时的山路。”杨育鸿去的目的,就是“想跟孩子亲戚和邻居聊一聊。”最终这名同学不仅顺利毕业,还被评为省优秀毕业生,同时获得硕博连读研究生保送资格。

 杨育鸿坚持每周至少2次走访学生寝室,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问题,谈心记录簿写了厚厚2本。他关注学生日常,动态记录260多名学生情况;重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学生信息和资助信息库。

 积极改进工作助学生成才

 在学生工作处工作期间,他牵头全校2.6万学生奖学金、优秀个人评定和先进集体评选。他经常加班加点审核、整理有关评选材料,组织评审会、答辩会和表彰会等。在纪检工作岗位上,除了本科室工作,有两年杨育鸿还承担了另外一个科室两个岗位的全部工作。

 他负责的最主要工作是班级、园区和信息化三大学生发展平台建设。班级平台建设方面,他建立交大特色的学生班级管理模式,在领导的指导下,还建立了班级管理系统来支撑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班务管理、班级评选、班会讨论等功能都有,采用信息化手段虚拟了班级的建设管理工作,效果很好。”杨育鸿解释。据悉,交大推出的班级虚拟化管理模式,比2009年教育部推广的e班早两年。

 园区平台建设方面,他建立了完整的学生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建立学生园区24小时360度安稳预警监控体系。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他放弃了周末、寒暑假休息时间,历时一年建成一个数据中心支撑12个业务子系统和14个独立外网的完整学生工作信息化平台,为老师同学们的学习和业务办理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上班8小时外,杨育鸿还多年担任2门专业课教师,杨育鸿说,“尽自己能力去做吧。”

 成都商报记者 颜雪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    成都商报电子版 2016年6月6日 链接:http://http://e.chengdu.cn/html/2016-06/06/content_565598.htm

作者:颜雪     责任编辑:外宣报道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