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锦观】"西南人文纪录影像研究中心"揭牌

来源:锦观 日期:2016/11/14 16:50:00 点击数:

记者今日从西南交大大学获悉,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西南交通大学主办“西南人文纪录影像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中国节日影像志创作论坛在该校九里校区举行。

论坛吸引了来自人类学、电影学、传播学、纪录片研究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参与,并对节日文化的研究与节日文化的影像表达展开了深入探讨,把脉中国节日影像志创作的发展未来。

论坛上,“西南人文纪录影像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当前,我校确立了将西南交通大学建设成为交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的目标,为此,我们不断打造学术团队队伍、夯实学科建设,人文学科的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西南交大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向仲敏在论坛上表示,影视学科作为先行者,近年来发展迅速,而此次西南人文纪录影像中心的正式成立不仅有助于影视学科向纵深开拓,也会带动其他相关人文学科的协同并进。

            

同时,与会专家围绕“节日影像志创作模式问题研究”、“节日影像志的多元性——内容与形式”和“节日影像志中的人——情感与故事”、“节日影像志创作中的客观性与创造性”以及“节日影像志创作视角问题”等专门议题展开,众多专家学者都表达了各自独特的观点。

其中来自贵州民族大学的影视人类学资深学者吴秋林教授从历史和国家的维度阐述了节日志影像的创作应该向国家影像记录的方向靠拢,要打造出经典作品;

西南交通大学的武小林副教授带来了他的作品《彝年》,他认为纪录片一定要注重其传播性,在选定拍摄对象的时候,要注重其中的故事性,这样有利于讲好纪录片的故事;

而来自河南大学的吴效群教授则通过提出在创作《花馍里的豫东春节》时发现的问题,表达了他认为节日影像志的核心应该落在“人”的身上,而非仅仅关注节日;

来自西南民族大学的蔡富莲教授以彝族人的视角给大家展示了《剪羊毛节》的全貌,并表达了对民族节日慢慢衰落消亡的担忧;

云南大学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主任张海则表达了他对目前节日影像志创作缺少标志性作品的关注,他呼吁相关标准的尽快建立,并希望举行中国节日影像志作品的高校巡展,为热爱节日影像志的人们搭建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文章来源:锦观2016年11月14日http://appuser.people.com.cn/share/?itemid=1922780357673984&pjcode=2_2015_03_26

 

作者:王李科     责任编辑:外宣报道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