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尚七网】西南交通大学主办第四届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

来源:尚七网 日期:2016/12/14 15:59:00 点击数:

12月10日,第四届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在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国际会议厅隆重召开,论坛以“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进展、挑战与前景”为主题,旨在汇聚行业人物,共习世界变局,凝聚发展智慧,深度透视世界格局的塑造以及新型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为之建言献策。

 

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的指导单位与主办单位的领导嘉宾有: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弟福、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贾德忠、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志坚、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蒲云、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张文桂。参加本届论坛的嘉宾还有: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区域合作与开放研究所所长敖万忠、外交部欧亚司前副司长姚培生、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总信息师王勇智、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朱颖、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美大部副总经理张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康晓。论坛开幕式由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晏启鹏主持。

在开幕式致辞中,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回顾、对比了前三届论坛,表示,论坛的声音越来越响,人员越来越广,成果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为推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服务中国高铁事业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他还表示西南交通大学必将一如既往地和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同仁一道,竭力服务国家战略,持续深化部署合作,为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贾德忠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外国语大学将依托多语种、多学科的平台优势,充分发挥多语种、国际化的特色和优势,通过高铁+外语,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提支持和服务,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的落地和实施,共同助力中国走出去战略。

 

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弟福在致辞中提到,通过努力,目前境外铁路项目的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铁路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在世界上明显增强,对此,中国铁路总公司将继续发挥好牵头作用,全力推动中国铁路走出去,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论坛的专题报告阶段,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区域合作与开放研究所所长敖万忠作了题为《“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报告。他指出,高铁走出去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转型需要,顺应了流动型和国际产业转移需要,顺应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经济合作转变需要,顺应了国际贸易合作和国际贸易机制转型需要。外交部欧亚司前副司长姚培生的报告《抓住机遇,不惧挑战,中国高铁有望引领世界轨道运输业革命》强调了,我们要站在新的高度审视现实,不要“就高铁谈高铁”。他还提出针对目前高铁走出去的发展进程提出包括成立国家级“中国高铁领导小组”等几点战略举措。

 

徐飞校长以《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五大张力》为题作了报告。他提出,随着印尼“雅加达-万隆”高铁、“中(国)-老(挝)”铁路等项目的顺利推进,不仅昭示着中国高铁出海的喜人态势,而且也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释放出强大动能。然而,在这种令人欣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冷静思考、清醒认识高铁“走出去”的挑战与风险,旨在助力高铁“走出去”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徐飞校长围绕地缘政治张力、经济张力、社会张力、心理张力、潮流张力等五大张力展开论述。在“地缘政治张力:海权与陆权”方面,他认为,在新的国际政治格局中,我们应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既要在“一带”上全力争取“陆权”,又要在“一路”上积极角逐“海权”,实现一带与一路有效对接、路权与海权深度整合。在“经济张力:需求与有效需求、小账与大帐”方面,他认为,就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主旨来说,从经济角度算好高铁走出去的“小账”,争取尽可能好的财务目标;更重要的是,要从一带一路总体战略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的战略高度,算好高铁在政治外交、经济社会、军事国防、文明文化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产生的溢出效应“大账”。在“社会张力:人口流动与文明冲突”方面,他认为,在当前情形下,如何激活沿线国家丝绸之路的集体记忆,需要创新思维来营造不同文化“共生”的环境。在“心理张力:认知与认同”方面,在中国高铁“走出去”靠的实践中,着力争取目标国在技术上的认同自不待言,更要注意的是,应着力实实在在地帮助目标国解决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严重掣肘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以此赢得目标国人民的价值认同。在“潮流张力:全球化与反(去)全球化”方面,他认为,在全球化与反(去)全球化激烈博弈的国际局势下,中国高铁“走出去”需要趋利避害:一方面,坚定全球化信念;另一方面,中国要切实站在目标国的立场上来思考和行动。

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弟福作了题为《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的专题报告。他提到,中国高铁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有着很好的发展机遇,也遇到很多挑战,主要是在走出去时面对外部环境的种种不适应,例如观念和认识上不适应、协调机制的不适应、人才队伍的不适应、对外宣传方式的不适应。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总信息师王勇智作了题为《联结发展梦想  实现互联互通 打造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金字品牌》的报告。他分享了中车在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的实践探索和探索中的体会,强调要过好“五关”:实力关、标准关、文化关、环保关、信誉关。要学会借梯登高,也要学会融合共享,赢得当地民众、政府、合作伙伴、社会团体支持。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朱颖做了题为《中铁二院“走出去”的挑战与对策》的报告,提出在走出去的全球化视野、国际化经营中遇到的挑战,并且对这些挑战提出几点对策,一是规划与咨询先行;二是成立铁路走出去咨询团队;三是建立海外项目前端规划咨询研究的资金支持机制。

 

下午的报告同样引人入胜,分别是: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美大部副总经理张健的《中国中铁海外业务开展情况》;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院长陈光的《“一带一路”与中国西向战略:机会与挑战》;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康晓的《高铁走出去与丝路经济带下的中国新陆权》;西南交大中国高铁国际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国华的《高铁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影响分析》;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新加坡研究所所长、香港理工大学航运及物流系博士王玉洁的《中南半岛铁路走出去中的银企合作问题》;西南交大中国东盟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锦的《东盟港口建设与经济评价的思考》。报告中,专家们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和互动。  

文章来源:尚七网12月13日http://www.edu777.com/redian/2016/1213/26867.html

作者:尚玉     责任编辑:外宣报道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