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打响了阻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要求我们更加坚定必胜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用好制度优势这个法宝,夺取战疫的全面胜利。
制度自信来自于制度优势
抗击新冠肺炎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首先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领导力量之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部署,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筑牢了战胜疫情的政治保证。其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执行能力之强。抗击新冠肺炎体现了中国强大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全国一盘棋的抗疫格局迅速形成,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全国医务工作者紧急驰援武汉,人民解放军闻令而动,基层工作者冲锋在前,凝聚出战胜疫情的必胜伟力。再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追求之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蕴涵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抗疫阻击战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困,培固了战胜疫情的人民防线。
制度自信来自于制度活力
抗击新冠肺炎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活力。这种制度活力一方面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刚性与柔性的有机结合。在抗疫阻击战中,我们强化执行力,确保制度刚性运行,遵守制度没有例外、执行制度不打折扣,确保中央的各项防疫措施能够及时全面准确落实落细落地。同时,充分激发制度体系的活力,不拘于定势、不囿于常规。疫情暴发时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怎么办?党中央审时度势,把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作为关键着力点,并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果断要求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延迟开学、灵活复工、错峰出行等有效减少了疫情扩散。总之,我们有什么就用什么,能怎样调整就怎样调整,能怎样适应就怎样适应,能怎样去拯救生命就怎样去拯救生命。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制度刚性与柔性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与完善的有机结合。在战“疫”中,我们坚持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等根本制度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制度的基础性、稳定性;同时,积极推动相关重要制度及其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与创新。上述两个方面的结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保持了其制度活力。
制度自信来自于制度效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充分转化为治理效能。一是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我们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制度优势,抗疫阻击战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当前湖北以外省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基本维持在10例以下,湖北除武汉外局部暴发的态势得到控制,武汉疫情快速上升态势得到控制。二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与保持社会稳定协调统一。中外历史上,大疫大灾往往导致社会失序,社会失序又使抗疫抗灾雪上加霜。此次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政府治理体系、社会治理制度、先进文化制度等的优势,维护市场秩序,保持人民生活稳定;打击涉疫违法犯罪,保持社会秩序安定;加强宣传教育,弘扬社会正能量,做到了抗击疫情与保持社会稳定的协调统一。三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此次抗疫阻击战中,我们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我们发动多种所有制企业与国企一道,在复工复产、增加就业、脱贫攻坚、保障民生、稳定外贸等各领域共同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加大调控力度,为企业复产复工打通各个关节、做好各项服务,做到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在此次抗疫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效能得到了很好地彰显,正如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所说:“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是有效应对疫情的重要原因。”
黎明正在到来,曙光就在前方。只要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持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科学施策,就一定能够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执笔人:杨伟宾,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0年3月6日https://s.cloud.gmw.cn/gmrb/c/2020-03-06/13729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