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南交大留学生海内外共同抗“疫”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日期:2020/03/05 19:43:10 点击数: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西南交通大学留学生也积极加入,在疫情攻坚战中贡献着青春力量,共同守护家园。

在牵挂 我是后方的助力者

“We are Iraqi friends of China.”这句简单质朴的话语来自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届博士萨利(Al-Ezzi Salih),他曾在中国学习生活了5年。虽已毕业回国,但得知新冠病毒爆发,中国口罩供应不足,萨利心系母校、心系朋友,第一时间联系了机械学院和土木学院在读博士的伊拉克学子,共同为中国筹措口罩。

辗转不同商场,多次与厂家联系沟通,选择国际物流公司……经过不懈努力,他们一共筹集到56000只口罩,并委托中国朋友签收、捐赠。第一批15000只口罩寄往了防疫一线——湖北武汉。第二批10000只、第三批11000只,他们分别寄往深圳和成都,帮助朋友、老师、同学等解决了无法购买口罩的问题,保障了他们日常出行的需求。随捐赠物资一起到达的,除了伊拉克校友的信念与支持,还有一封萨利用拼音与英文工整书写的来信,为中国加油祈福。萨利在信中这样写道,“对我来说,需要帮助的人收到了口罩是最重要的事情,不在乎金钱,不在乎劳累。”

在行动 我是前方的坚守者

2月16日,成都市犀浦街道犀和社区来了一位特别的志愿者,他戴着口罩,走上街头,拿着巡查小喇叭,用不太熟练的中文开展劝导工作。他就是住在犀和伊萨贝拉小区的巴基斯坦小伙苏梅尔(Sumair Ahmed Soomro),现为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专业博士一年级学生。苏梅尔说:“来犀浦已有半年,逐渐爱上了犀浦的风土人情,在当前这个特殊时期,希望能贡献一份力量来帮助大家度过难关”。

完成摸排工作后,苏梅尔又主动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跟随犀和社区退役军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队伍,承担党支部每日巡查重任,对外出、不戴口罩居民进行劝导。“在犀和伊萨贝拉小区,居住较多来自巴基斯坦、印度、俄罗斯等国家的外籍人士。为解决社区工作人员与外籍人士语言沟通障碍,苏梅尔主动参与社区排查工作,无疑为我们的摸排工作解了燃眉之急。”小区工作人员说。

一开始苏梅尔还略显拘束,在进行几次劝导工作后,他迅速融入角色,逐渐对巡查流程熟练起来。一天的巡查工作下来,苏梅尔说:“做志愿服务让我觉得很有意义,并且中国和巴基斯坦一直是好朋友,在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献上一份力,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战胜疫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年3月3日

http://www.cssn.cn/gd/gd_rwxn/gd_zxjl_1695/202003/t20200303_5096038.shtml?COLLCC=1121496438&

信息员:刘子敬     作者:熊苏雅 黄德明 华夏 曾江     责任编辑:阮琦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