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川报观察】站在科研最前沿!四川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批支撑项目启动建设

来源:川报观察 日期:2020/05/21 11:17:24 点击数:


最高时速1500公里的轨道交通系统试验平台、世界首套大型山地灾害链室内模拟平台……5月20日,四川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第一批支撑项目正式启动。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载体。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一批支撑项目的启动建设,标志着我省培育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取得积极进展。

本次集中启动的6个项目,均布局在天府新区,涉及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空间天文、轨道交通等领域,主要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由中科院相关院所和西南交通大学牵头建设,总投资超过14亿元。根据相关公开信息,6个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项目预计2023年建成,将建设最高试验速度达1500千米/小时的轨道交通系统综合试验平台,对相关领域交叉基础科学问题与共性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突破,全面推动和引领我国乃至世界轨道交通科技发展,带动轨道交通高新材料的研发应用、磁浮列车重大装备制造等关联产业发展;

柔性基底微纳结构成像系统研究装置项目预计2023年建成,主要面向空间和天文科学领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战略需求,通过建设国际一流的空间望远镜系统研发平台,抢占全球空间颠覆性成像技术研发与应用先机,为我国加强空间对地实时监测能力、掌握信息资源自主权奠定坚实基础。项目建成后,将带动新型柔性光学材料、轻型高性能薄膜镜头等高端产业发展;

空间轻型高分辨率光学成像相机系统研制平台项目预计2023年建成,面向3到5米空间对地高分辨率观测的重大任务和学科发展需求,为空间微纳结构薄膜光学成像技术取得原创性突破提供必要的验证手段和实验平台。

西南天然药物与临床转化综合研究平台项目预计2022年建成,聚焦天然化合物结构与功能关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等科学问题,构建天然药物发现及开发关键技术。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天然药物发现及开发能力、临床转化能力提升,满足天然来源药物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要求;

山地灾害链综合实验模拟平台预计2023年建成,将突破山地灾害链缺乏试验平台现状,建成世界首套大型山地灾害链室内模拟平台,推动灾害链减灾技术方法在减灾、应急及科研领域内的示范应用,对我省地质灾害防治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宇宙线物理研究与探测技术研发平台项目预计2022年建成,将充分发挥“十二五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作用,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前沿研究以及先进探测设备的研发。其将大为提高我国在伽马天文、多信使天文、超高能宇宙线物理研究水平和国际地位。

来源:川报观察2020年5月20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7174371265446016&wfr=spider&for=pc

信息员:刘子敬     作者:熊筱伟     责任编辑:阮琦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