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立城优城的“创新”与“传承”

来源:成都日报 日期:2012/03/12 10:29:55 点击数:

产业提升、城市更新,一座城市向上迈进的两张“面孔”,同时,也是互为牵引的两面。实施“立城优城”战略,如何“立”好以天府新区为代表的新城?又当怎样“优”化以中心城区为代表的老城?

记者昨日获悉,针对我市“五大兴市战略”,市科技顾问团启动“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助推‘立城优城’战略咨询研讨会”,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国家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专家郑光中教授,重庆工商大学校长、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四川省中长期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组组长陈光教授等国内经济、产业、城市建设领域专家汇蓉,共谋“立城优城”战略如何更好推进。

结合我市“五大兴市战略”的推进,市科技顾问团将整合分布于全国各领域前沿的成都市科技顾问资源,分别就“五大兴市战略”相继启动五次咨询研讨与实地调研行动,并最终形成对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建议,助推我市“五大兴市战略”的深入推进,而此次的命题则锁定“立城优城”。

提前抵蓉首站直奔规划馆

“双核共兴”破题“大城市病”

“对成都并不陌生,但提出建议必须严谨,因此,此行专门提前一天到达成都,第一站就是前往规划馆,了解天府新区规划建设与成都未来发展布局。”没有空话套话,深谙城市规划设计的郑光中教授,把关注的聚焦点放在了新兴城市极核的命题上,“城市为谁而建?这是在规划中必须前置思考的问题,城市发展绝不是居住人口越多越好,体量越大越好,一旦规划布局单一化,就会因产业、交通、居住等问题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就是所谓的‘大城市病’,而成都‘双核共兴’的规划理念,正在寻求破题。”

在郑光中教授看来,城市的发展,城市发展在全球的定位,往往取决的并不是长项,而是它的短板,在成都中心城区这个极核,短板在城北,“北改”工程,就是要尽快补齐这块短板,提升中心城区,从而提高整个成都极核的量能体积,而与此同时,立好新兴城市极核,从很大程度上,除了产业聚集能力之外,还能避免城市粘连式发展通病,减少“摊大饼”式的城市居住、商业、交通等各方面压力,让一座城市更宜居宜业。

对于“立城优城”战略的推进,郑光中教授非常认同成都“百里城市中轴”的打造方案,“城市中轴线两侧各配置50米绿带,且赋予了水带环绕的元素,这样的规划设计理念是非常具有成都特色的,也符合‘因水而兴’的成都城市文化内涵。”郑光中教授建议,在打造“百里城市中轴”建设的同时,应引入高水平的城市设计,打造能“代言”成都乃至西部城市的标志性景观,面向世界做推广。

“优城”中做好文化传承

用多元并存的“线” 串联文化资源的“珍珠”

“无论立城还是优城,必然的问题就是产业支撑,文化自然也不例外,立城优城战略,文化所扮演的并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精神层面享受体验,它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产业倍增点。”昨日,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永正分析,眼下,成都旅游人气最旺的宽窄巷子、锦里等文化旅游载体,它们的成功,并不是单一的文化呈现的成功,而是把文化当做一个产业做整体营销推广的成功。

那么,什么是成都文化,什么元素最能代言成都文化,成都文化最有特色的个性又在哪里?休闲文化、熊猫故乡、金沙文化……“其实,我们能罗列的‘准代言’元素很多,但我们往往容易忽略一个现象,就是成都在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多元并存’个性,这才是成都历史文化最无可复制的要素源头与核心。” 在陈永正看来,成都历史、民俗、生态、自然文化的并存,三国文化、水文化、宗教文化、休闲文化、川菜等民俗文化,构成了成都多元共存的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传承与提升,并非是定向要从历史文化的长河里‘舀一勺水’,而是要在规划之初就注重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多元文化资源综合利用与积聚。”

对于城市文化名片提升的命题,市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协会会长刘玉成也有着思考,在他看来,武侯祠、杜甫草堂、文殊院等密集的历史文化载体,能分布于同一座城市之中,这是很多城市无可具备的优势与特色,“这些传承着历史文化元素的载体,就像散落在城市之中的珍珠,构建一个多元文化产业的链条,就相当于一条线,把它们抱团整合,同时,借助数字娱乐、新媒体等成都优势产业,用时尚的方式演绎文化的大戏,实现产业共融。”

承接天府新区机遇

启动“天府科技行动”构建成都创新循环

“机遇,是城市发展必须承接的利好,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对于‘五大兴市战略’的推进将是极强的助推力,而在此,无论是‘立城’还是‘优城’,都不可忽略一个要素,就是科技的创新与支撑,基于此,紧扣天府新区自主创新中心的建设,‘立城优城’战略将收获可持续发展力与竞争力。”关注立城优城战略,陈光教授把关注所及指向城市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命题上,在他看来,城市的崛起,产业是关键,成都构建城市区域创新体系的“大循环”,其意义不仅在于辐射成都,更牵引着天府新区的整体推进,“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立城优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而必须要关注的要素,则是科技进步率、R&D、对外技术依存度。

基于此,陈光提出构建成都区域创新循环的路径,建议启动“天府科技行动”,以成都为中枢,建设“虚拟天府科技创新平台”,建立跨区域科技合作协调机制与机构,整合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通过一张无形的创新之网,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搭建虚实相生的成果转化、人才聚集平台,促进更多的前沿科技成果通过不同渠道在成都聚集,同时,以成都为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的集散地,实现在天府新区范围的成果转化对接与转化,同时,实施天府新区科技创新人才工程,以产业需求为轴线,对不同阶段的人才引进、培训进行分节点储备。

“立城优城”,科技支撑、引领城市发展,记者了解到,到2015年,我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全社会R&D(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占GDP(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达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将达55%以上,科技竞争力居全国前列、中西部领先,建成国际化的创新型城市。

来源:成都日报3月3日http://www.cdrb.com.cn/html/2012-03/03/content_1519250.htm

作者:缪琴     责任编辑:蔡京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