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中国青年报》头版报道我校学生捐献器官感动社会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期:2013/08/24 21:23:55 点击数:

26岁硕士谢先念的临终选择——

得到那么多人帮助,捐献器官回报社会

 

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刚刚拿到研究生毕业证的谢先念作出了捐献器官的决定。

“先念说,自己得到那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无以为报,希望捐献器官,回报社会。”谢先念的父亲谢承洪回忆说。

今年6月29日晚,刚刚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的谢先念与同窗好友小聚时,突然出现类似癫痫的症状,随即被送往四川省人民医院抢救,当晚被确诊患有巨型脑血管瘤。

同学和老师闻讯赶来,远在四川省简阳市农村的谢先念的父母没赶上班车,一夜都没合眼,第二天一早赶到了医院。

谢承洪40年没来过成都了,这个连电梯都不会坐的普通农民在医院日夜看护着儿子。

医疗费让这个农村家庭不堪重负。谢承洪向亲友借了8万元,他连陪护的折叠床都舍不得租。

在这个家庭最艰难的时候,西南交大的老师和同学伸出了援手。最初是部分师生自发资助,后来逐渐变为由谢先念读研所在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发起了捐款活动。

从7月6日捐款倡议书发布至8月14日,学院收到社会各界捐款约11万元。学院还出面联系了谢先念本科所在的湘潭大学,希望联合更多的力量。目前,湘潭大学已募捐4.4万多元。

 “谢先念的父亲说,如果没有这些好心人的帮助,他自己都活不下去了。”曾文川是谢先念的发小儿,从谢先念发病一直在医院陪护至谢先念离开这个世界。他说,自己在陪护的过程中经常被老师同学的关心所感动。

曾文川注意到,病床前,几乎每天都会出现不同的面孔,大家来到医院陪护,帮着做一些事情,陪谢先念聊天。

谢先念研究生阶段的同学沈蕾,从谢发病开始,一直在医院照顾,直到7月底必须去上海工作了才离开。其间,沈蕾甚至因为体力不支在医院晕倒过。

“先念有什么愿望,想吃什么,老师同学都会满足他。”谢先念的母亲汪桂清说,自己和家人对医院的很多手续都不太懂,从住院开始,几乎所有的手续都是老师和同学帮助完成的。

西南交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教务员刘明慧说:“如果我们的帮助能使他好起来,他父母心里也会好过一点。”

7月8日,谢先念第一次上手术台。8月4日,他的病情突然恶化,高烧不断,食不下咽,大小便失禁。

病痛让谢先念不堪忍受,他也为没能回报父母而自责。有一次,他拉着来探病的同学的手,放声大哭。

8月13日,谢先念精神状态突然间好了起来,吃下很多饭菜,还主动给本科时期的好友茅敏打了电话。电话中,谢先念请茅敏转告本科母校的老师,湘潭大学为他募捐的那笔钱钱不要拿来为他治病了,把这些钱用到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他仿佛是在交代后事。”曾文川说。

8月14日下午,谢先念的第二次手术准备就绪。正在这时,他的脑动脉瘤渗血,脑部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随即被确认为脑死亡。这个刚刚毕业,还没来得及施展人生抱负的年轻人,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

但他以另一种形式为社会留下了自己的一笔“遗产”。在病情恶化后不久,谢先念做出了捐献器官的决定。

这个决定让家人感到意外。谢的表哥汪敏和同父异母的姐姐都表示不太能接受,虽然知道这是件好事,但是心里很不舍。

直到8月15日15时捐献签字时,家人的内心还是矛盾的。但父母尊重了孩子的遗愿,在器官捐献书上签下了名字。

“如果没有这些好心人的帮助,可能他发病当晚就没救了。”谢承洪说,“儿子一分钱还没挣,他这么做也算是回报社会了。”

签完字后,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医生朱世凯的陪同下,谢先念的父母去往ICU病房见儿子最后一面。

朱世凯医生说,这个农村家庭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谢先念和父母的选择令人敬佩。

8月15日下午,谢先念的肝脏、一对角膜和双肾被取出。截至16日4时,两台肾移植手术、一台角膜移植手术、一台肝脏移植手术先后完成。谢先念的另一只眼角膜,在成都医学院附属康桥眼科医院储存,等待下一例的手术。

谢先念的骨灰被安葬在成都市龙泉金龙山专门为遗体捐献者设置的公墓。谢承洪说:“儿子一直很喜欢成都,想在这里大展宏图,就让他留在这儿吧。”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8月24日01 版)http://zqb.cyol.com/html/2013-08/24/nw.D110000zgqnb_20130824_6-01.htm

作者:杨瑞 王鑫昕     责任编辑:蔡京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