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先念的毕业照片
华西都市报:2个眼角膜、1个肝脏、2个肾脏。这是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谢先念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礼物。他的父母在捐赠病逝儿子的器官时说:儿子生病时,大家都在帮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感谢社会。昨日,谢先念的器官已经分别移植给5个年轻人,目前病人情况良好。
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脑血管瘤,26岁的谢先念已经拿着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的毕业证书,在一家国企上班工作了,可以有不错的工资补贴家用,让辛苦工作供养他上学的父母松一口气。谁知,噩梦来的那么快。
6月29日,刚刚办完离校手续的谢先念被诊断出患有巨型“脑血管瘤”,谢先念家庭困难,母校西南交通大学和湖南湘潭大学的师生共募捐了超过15万的善款给谢先念治病。但8月14日下午,谢先念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为了回馈社会的爱心,谢先念父母主动表示,愿意捐献儿子器官,救助更多的人。
昨日凌晨4点,谢先念的两个眼角膜、一个肝脏、两个肾脏已经全部成功移植,5位病人获得生命的希望。
爱心捐款援救患病大学生
6月29日晚,在西南交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无线通信专业就读的谢先念刚刚办完离校手续,为了纪念毕业,他跟班上的同学们一起到KTV唱歌。“突然就发现他不对劲,开始翻白眼,还有些癫痫的症状。”送医后,谢先念被确诊患有巨型“脑血管瘤”。
随即,一场爱心接力开始了。急救需要家属签字,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的研究生导师马征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所在学院的党委书记、辅导员、教务员全部赶往医院陪护;西南交大在全校范围内发出募捐倡议书,全校师生、校友共募捐了109660元;谢先念本科阶段就读的湖南湘潭大学发起募捐活动,共募捐了43000元……
7月8日,谢先念进行了第一次手术。8月4日,他突然再次发病,于14日下午被确定为脑死亡。
而此时,距离8月8日谢先念的26岁生日,刚刚过去6天。
儿子病逝 父母捐献器官
确定脑死亡后,谢先念的父亲谢承洪主动找到医生,要求捐献儿子器官。
谢先念家住简阳市三岔镇高厂村,谢承洪已经62岁了,在田地里劳作了一辈子,56岁的母亲汪桂清目不识丁,连县城都没去过。谢承洪说,这些年来,他们家的生活很清贫。
捐献器官的事情是谢承洪以前从别处听说的。两人的举动让医生和老师都感到震惊和感动。二老说,儿子生病的时候,大家都在帮他们,现在孩子那么年轻就没了,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感谢社会了。“我们也舍不得,但孩子是党员,也喜欢帮助别人,社会培养了他那么多年,这是他唯一能回馈的机会了。”母亲汪桂清不断地重复这句话。
移植成功 5位病人获新生
2个眼角膜、1个肝脏、2个肾脏。这是谢先念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礼物。
省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朱世凯博士告诉记者,截至昨日凌晨4点,谢先念的器官已经全部成功移植,目前病人情况良好。
朱世凯说,2个眼角膜分别移植给了2位病人,使他们有了重见光明的希望,肝脏捐献给了1位肝硬化晚期的病人,2个肾脏移植给了2位因尿毒症导致肾衰竭的病人,这些病人都非常年轻,年龄在二三十岁左右。“因为捐献者本身就是年轻人,我们也都希望这些年轻的器官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爱心延续
生活困难,谢先念父母被纳入低保
含辛茹苦供到研究生毕业,谢先念是二老唯一的指望和依靠。突然间儿子没了,为了治病还欠了8万块钱的外债,对于只有种地收入且多病的谢承洪夫妻来说,未来生活堪忧。
昨日上午,本报记者联系到了简阳市三岔镇人民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讲述了谢承洪两夫妻的状况,看有没有什么救助措施。
昨日下午,该名工作人员来电表示,经过三岔镇民政部门的调查,谢承洪一家的确比较困难,会将两夫妻纳入农村低保。
“按照农村低保相关规定,一人一月95元,谢承洪超过了60岁,每个月还能享受55元的农村养老保险。”此外,该工作人员表示,谢承洪夫妻还可以向乡镇申请临时救助。
人物特写 贫困的他主动让出助学金
今日,谢先念的哀悼仪式将举行。随后,他的骨灰将被安置在位于龙泉专门为遗体捐献者设置的公墓。“他一直想在成都扎根发展,这也算了却了他的心愿了。”谢承洪说。
勤奋、刻苦、认真,是老师和同学对谢先念最深刻的印象。
研究生同寝室的罗梁说,每天早上8点钟左右,谢先念就已经起床赶往实验室,晚上也是8点钟左右才离开实验室回到寝室。导师马征清晰地记得,一年级的时候,他给了谢先念一本五六百页的英文资料,要求他深度钻研,根据资料做出一个真实的程序出来,不到半年,谢先念就把成品交了出来。
谢先念曾经告诉马征,自己想读博士,并且在研一的一年当中,努力研究课题,为此而努力,可到了研二,他却告诉马征,自己放弃了这个梦想,因为家中的情况实在不允许了,要赶紧工作赚钱养家了。“如果他要读博士,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本科阶段的辅导员马茜告诉记者,谢先念成绩很好,每年都能拿到奖学金,同时学校针对这些贫困学生,也有助学金发放。有一年,谢先念获得了学校的甲等助学金,按照排名,他是可以得到一等助学金的,但他却主动退让,把获得一等助学金的机会让给了后面的同学。“他说,自己已经有了奖学金,把一等助学金让给其他更贫困的学生。”
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菲菲(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华西都市报 3013年8月17日 http://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130817/1390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