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一句“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表述,勾勒出城镇化的美丽愿景。翻开中国传统民居几千年的建筑史,尊重和顺应自然是一以贯之的理念。近日,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有“四川古镇之父”之称的季富政推出新书《四川民居龙门阵》,以100幅手绘民居钢笔画,描绘出一幅幅传统民居的美丽画卷。这些民间建筑形态或体现天人合一,或蕴含处世哲学,让人惊叹于古人建筑理念之精妙。
当下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传统民居正以让人心痛的速度消失。那些依山傍水、道法自然的民居,如今惟有在少数古镇以及传统村落可见一二。而季富政在此时推出新作,也期待一展民居之美,让幸存的建筑能够更久保留。
让人惊叹的“天人合一”
传统民居的修建大多依山傍水。既从视觉上有柔美的乡野情趣,又有效利用了自然资源。
季富政研究建筑其实是“半路出家”。早年他在达县师专美术系当系主任,在带领学生到处写生时,渐渐被民居之美打动。长江之畔,远处广阔的江面和近处简单的屋舍渲染出水墨画的意境;场镇中大片的青瓦屋顶,自成庄严之美。“我懂画画,也能写两笔,为什么不能把传统建筑当成研究对象?”他想。
1984年,已调任西南交通大学任教的季富政以峨眉山为起点,开始遍游四川各地,用他的画笔,记录下四川民居的万千风情。原本主攻水粉画的他为了准确记录民居形态,还专门改画了钢笔画。
和大多数人一样,季富政对民居最感兴趣的就是“美”。他把“形态美、有绘画感和审美冲击力”的房子一一收入笔下。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甚至靠风吃风的“风水”观,仅仅在峨眉山一地就不胜枚举。季富政笔下的峨眉山凉风岗余宅,建于民国时期,把风资源的利用做到极致。季富政说,凉风岗是从县城到峨眉山途经的第一处山峰垭口处。岩陡风大,其实并不适合居住。然而此处是从县城到清音阁的必经之路,而且恰好在进山20多里处。如果早起上山,到此恰是晌午时间。如果能建一屋为过往游客提供茶饭和住宿,再好不过。于是,余家在“风”的问题上大做文章。当年的建筑师在山岩上砌了一座高高的保坎。这片保坎,是余宅巧用“风水”的绝妙构思。季富政说,垭口风大,但风吹到保坎之上向四周扩散,就可以把风势化小。房屋建在保坎之上,这种风势完全够过往客人消暑之用。如果要吃了午饭再走,半开半闭的堂屋里可享受弱风。晚上要住宿的客人怕冷怎么办?厢房里有可开合的门窗,不想吹风关上了事。上世纪90年代,余家户主余春和曾骄傲地告诉季富政,他的这处房子巧用天时和地利,“闹热的时候每天可卖三四斗米的饭。”
因地制宜,也是山区居民对“天人合一”最朴素的实践。在峨眉山出山口的半山上,一座民国6年修建的筲箕槽石宅,就因为有一股质地纯净的泉水,让宅主石少华在此落叶生根。最让季富政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传统民居里的堂屋,往往会供奉神位,结果石少华考虑了水源、传统建宅宗法等诸多关系之后,居然不顾传统住宅的中轴约束,把堂屋做成了山泉的集纳处。他把泉水引入家中,然后由高到低用竹筒作为筲槽,分流到生活、生产等不同功能的区域。由于利用合理,石家几兄弟一起生活几十年,没有因为水的分配红过脸。
土木之躯中的人生态度
季富政发现传统民居不光讲究“风水”,在建筑的土木之躯上,还融合了主人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
用建筑表现思想的“离经叛道”,仁寿文宫镇的冯宅当属典型。冯宅为画家石鲁与冯健吾的三叔冯子丹所建。冯家是当地望族,但境界开阔,造作大胆。季富政说,冯宅临街而建,空间有限。“要在有限的空间里把姑娘家的闺房恰当安排,就得花一番心思。”结果这个书香之家做了惊人选择:把小姐楼直接建在中轴线上,门下形成门洞式的过廊。也就是说,要进入正房、堂屋,就必经小姐楼之下。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不仅亵渎祖宗、也辱犯社会。但这种建筑形态,恰可看出冯家思想之解放。季富政说,石鲁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反叛精神的大师,“他敢于在1939年骑一辆自行车就从四川奔向延安,追求自由和民主,也许是整个家族都曾受新思想和新文化影响的缘故。所以冯家敢把小姐楼建在中轴线上,破一下旧习气。”
有的民居,还赋予了房子“幽默”的性格色彩。在剑门古道附近,季富政发现一处名叫魏公祠的乡间住宅,门脸做得恍如衙门。打听之下,才知这位名叫魏树铁的魏公,清末时在剑阁县当一个小官。因为他懒散庸碌,不谋政事常居乡间,不时有告状者不辞辛苦登门告状。久而久之,魏公就思忖着在家里设公堂办案。只是乡间住宅相貌平平,名不正言不顺,哪有“明镜高悬”的衙门威风,于是就把住宅改造了一番。季富政说,魏公祠的结构仍是四合院,不同之处就是大门改造后变得气派。“牌楼式屋面层层叠加,下为一丈宽的八字门。由门而入是轿厅兼过廊,再入是正堂,可以审案。”然而,由于是改建,过廊从天井中间一穿而过,又窄又长,让两旁室内光线黯淡,极不适合居住。这种“懒官住宅”,也因此成为当地百姓笑谈。
相比之下,乐山西坝镇的罾店子,则在建筑上显得“狡猾”许多。有一曾姓老板在岷江河岸的半边街开饭馆,怎样让过往客人主动到店消费?他灵机一动,在饭馆下面的河岸免费修建了一处码头,方便渔家和过往客人靠岸。不仅如此,还在通往码头的地方新建了一处店子供过往客人休息。正在乡邻为他的善举交口称赞时,曾老板在新店子外建了一座过街楼式的走廊,把新老店连接起来。此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曾老板前面的铺垫,都只为把客人引到店里吃饭消费而已。这种手法,极似渔人江中扳罾:在罾内放置诱饵,让猎物乖乖上钩。这处老谋深算的“曾店子”,不久干脆被乡民叫成了“罾店子”。
乡野山居智慧无穷
建筑间凝聚的文化内涵和建筑智慧,是民居建筑中最值得珍视的部分。相比钢筋混凝土浇注的城市,那些看似不易保存的传统建筑,其实在怎样适合人居上倾尽智慧。
季富政的笔下,有大量临河而建的民居,也有大片的吊脚楼。因为岁月的沉淀,这些老旧房屋多了沧桑之美。不过在季富政看来,它们在形态美之外,还蕴含素朴智慧,“比如吊脚楼可以在夏季有效防湿,还可堆放杂物、饲养家禽。而临河建房,就多了取水及洗涤之便。”
这种建筑智慧,在洪雅县城城隍街一片清道光年间修建的民居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清代,这片街区相当于洪雅地区的“高档住宅小区”,当地历史文化名人纷纷在此选址建房。然而临街建房最大的弊病是开间太窄:一个院子仅得12.9米。但每家院子的进深可达90米左右,怎样布置得既敞亮又功能完善,就相当考手艺。季富政实地考查之后,被民间匠人的设计思想和境界折服。在狭长的空间里,他们巧用天井,让住所变得“柳暗花明”。
在保证采光之外,这片房屋的建筑用料也颇有讲究。所有作为支撑的柱头全部采用本地木材,质地、大小尽量均匀。季富政解释,这片房屋为传统木结构,“柱头大小一致,可以保证受力均匀。否则房屋年久失修,极易从小柱头开始垮塌。”古代的房屋不能做防水,但当年的工匠选用了一处本地产的雅石作为地板材料。这种石料不易渗水,也就可以保证屋面木结构不易受潮。石材还有装饰之用:干燥时呈庄重的灰色,一旦有水泼在上面,就变成喜庆的暗红色。
在宜宾李场镇,客家移民后裔修建的碉楼民居顽伯山居,在传统森严的四合院大格局中,巧妙融入具有防御功能的碉楼。季富政说,当年的宜宾以外多匪患,大户人家建房首先要确保安全。然而把一处居家之所变得防卫森严,显然并不合适。于是,主人把位于右侧的一处碉楼往内移动了约两丈,处在一个绝对制高点处,如此一来,碉楼既有瞭望之功,又可作登高观景之用,让森严的住宅也变得亲善起来。如果再看大门旁的楹联,“德门瑞雪画香远”、“兰砌春深雨露多”,其文风荡漾,让人一扫恐怖心理。
来源:《四川日报》4月25日13版
http://sichuandaily.scol.com.cn/2014/04/25/201404254454240820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