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端投考本院成绩业已评定经认为合格,录取入本院建筑系第一年级相应专业……”泛黄的纸张上面,记载着1953年的高校录取信息。近日,西南交通大学官方微博亮出一组“家底子”,其中大部分为上世纪50年代的录取通知书与招生信息,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
第一时间,天府早报记者联系到整理这批资料的网友——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三年级学生杨敏,听其讲述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故事。
收集
缘由:表达对母校的热爱他收集历年录取通知书
包含了1946、1953、2004、2008、2009、2011、2013等年份的录取通知书图样
杨敏同学介绍,2013年夏,正是高校招生录取的时候,他萌生了要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对母校的热爱,于是开始收集起学校相关信息。“我在网络上了解了很多关于我们学校的历史。”杨敏说,通过网络,他联系到一位老校友,从其手中收集到了不少有历史积淀的录取通知书图样以及当时一些刊登唐山交通大学(西南交大前身)招生录取信息的报纸。
杨敏原本想要收集从过去到现在的一系列录取通知书,但是时至今日,依然未能收集齐全。
期间,杨敏通过校友群倾诉了自己的想法,不少热心的校友向他提供了更多现有的录取通知书的图样,包含了1946、1953、2004、2008、2009、2011、2013等年份的录取通知书图样,“这些图样在今年能派上些用场,也算是完成了去年的心愿。”
收获
感受:曾经录取登报更有爱海外名校祝贺信人情浓
与今天相比,过去的录取名单会在报纸上刊登这点,让人觉得更有爱
在收集过程中,杨敏感受到,与今天相比,过去的高校对招生工作更加注重细节、内容更加详实。“我看到原来有不少校友被学校录取后,都会在报纸上刊登学生被录取的信息,比如光明日报上就登过不少录取名单、录取学生信息。”杨敏表示,录取名单会在报纸上刊登这点,让人觉得更有爱。
杨敏说,近年来,内地高校录取通知书样式多有创新,但内容往往不尽相同:“经某某高校招生委员会批准,你被录取到某某院系。”而许多海外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多是一封祝贺信,上面印有校徽或者校长的签名。例如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内容为:“首先,祝贺你被耶鲁大学录取,正式成为我校新生。向你宣布这条消息绝对是我工作中最愉快的部分。我为能向你发出邀请而感到无比荣幸。当然,你也应该有充分的理由为被耶鲁录取而感到骄傲,我也知道耶鲁大学会因为有你的存在而变得更有活力。我和你一样因为能为耶鲁大学作出自己的贡献而感到十分的激动。再次欢迎你加入我们!耶鲁欢迎你!”
相比我国录取通知书上的一些“老话”,不少学生认为美国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内容更有人情味儿。
收藏
价值:它是历史的承载体反映不同时期招生侧重
录取通知书是学生和大学的 “第一次亲密接触”,是人生重要转折点的见证
对于历年来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内容和样式的不同,西南交通大学档案馆馆长张雪永教授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无论其内容样式如何发生变化,其最本质的核心价值还是没有发生改变的。对学生来说,录取通知书是学生和将要就读大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人生重要转折点的见证。从学校来看,录取通知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时期高校招生工作的侧重。“它是历史的承载体。”张雪永说。1977年的冬天被称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1978年的高考录取通知书,曾被许多人认为是最具有收藏价值的,这一年是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这一年的12月,全国570万名考生走进了封闭11年之久的高考考场。而这一年的录取通知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历史的见证,也成为当年第一批参加恢复高考学生的骄傲。
■古今写照
古时县州府派人传捷报如今邮政快递送通知书
现在的高考录取通知书,一般是通过邮政特快专递送到学生的手中,而在古时,会有专门的政府官员通知。古人科举应试及第后,县州府都会派遣特定人员前去通知报喜,这样的报喜在古人眼里称为捷报。可以认为,捷报就是古人现代版的高考录取通知书。
古人参加科考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会牵扯到整个家族,据说古代参加科举应试,中秀才举人或者进士及第希望比较大的人家,都会在煎熬中苦苦等待着喜报的到来。也有比较聪明的人专门等候在门口,一旦报喜的人到了,就前去向这家人报喜,碰到富裕的人家能得到点碎银花花,稍微穷点的人家也能喝上点酒。这样的等待在古代称之为候榜,《儒林外史》中有过详细的记载。
古人收到捷报之后,一般要把它张贴在厅堂里最显眼的位置,不仅可以光宗耀祖,还能让访客一眼就看到,可以看出古人非常重视科举考试。
穿越镜头
中榜之后…
古人收到捷报之后,一般要把它张贴在厅堂里最显眼的位置,不仅可以光宗耀祖,还能让访客一眼就看到……
【围观高校录取】
过去
不少校友被学校录取后,都会在报纸上刊登,让人觉得更有爱
海外
名校录取通知书多是一封祝贺信,上面印有校徽或者校长的签名,不少学生认为更有人情味儿
来源:《天府早报》6月9日http://morning.scol.com.cn/new/html/tfzb/20140609/tfzb697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