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成都5月17日电 (记者曾江 周群)高校如何深化改革破解发展瓶颈、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当前各大学关注的焦点。5月16日,由西南交通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报》联合主办的“中国名校大学校长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七所高校的领导齐聚蓉城,围绕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深化改革破解发展瓶颈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备受关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综合改革方案已经先后获批。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介绍了上海交大深化改革的思路与做法,他表示,学校综合改革的特征是“使命引领、内生驱动、问题导向、协同突破”,“坚持问题导向,保持忧患意识,是深化改革的根本动因,最终检验综合改革成效的关键,就是要看改革举措能否有效破解瓶颈问题”。
“什么是一流大学,什么是一流学科”是大学领导们普遍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与会高校领导认为,大学应该走在改革前沿,一流大学应以推动国家发展为己任;而在学科建设方面应鼓励学科交叉,积极发展交叉领域的大学科。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认为,“何为中国一流大学?就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时,有大学的身影、大学的贡献、大学的话语权。”
“大学里有两件事很重要——人和物,而人是最重要的。”多年从事人事工作的四川大学副校长李旭峰认为,当前我国大学改革的总方向是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而建立现代大学人力资源体系是关键、基础和保障,以人为本、系统改革是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根本路径。“目前我们提出,教师是大学第一资源、第一财富、第一品牌,希望达到‘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的境界。”
谨防
“重教轻育、教而不育”
科研和教学是高校的两大中心任务。姜斯宪表示,学校综合改革的关键领域是人才培养、人事制度改革和科研体制改革。在人才培养方面,把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和激励教师在育人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作为主要着力点;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让尽可能多的老师找到人岗相适的机会;而在科研体制方面,聚焦学术评价问题,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兼顾短期和长远、前沿与应用、学校发展与个人价值实现的分类评价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正成为当前高校工作热点。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认为,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教师的第一责任是教书育人。当前“重教轻育、教而不育”已成为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困境,在创新教育中必须摈弃以前工业化时代“分科设系、学科导向”的教学传统,代之以“能力培养、问题导向”的育才方法。
“在创新教育中应特别注意设置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工业化时代传统的砖头型模式化的整齐划一,转变为信息化时代要求的个性化扁平型的精彩纷呈,使得通才、专才、奇才、偏才、怪才等各类人才,都能发挥各自的创新潜能。”徐飞说。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5月20日http://sscp.cssn.cn/xkpd/xszx/gn/201505/t20150520_1960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