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教育讯 (记者 林洁 刘九毓)10月17日,由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全国大学生记者新闻实践营”开营,来自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以及西南交通大学等30名大学生记者走进大庆油田,他们将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感知石油力量,感受石油精神。
大学生记者在开营仪式上倾听“石油魂”宣讲报告
大庆油田是世界级特大砂岩油田,1959年9月26日被发现,1960年开发建设,实现连续27年稳产5000万吨以上,连续12年稳产4000万吨以上,先后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50多年来累计生产原油22.7亿多吨,被誉为“世界石油开发史的奇迹”。
“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记录着大庆油田几代青年奋斗的足迹。而今,大庆作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坐标,有着太多的故事和历史在这里积淀。大学生记者将利用微博、微信、H5、直播等新媒体传播方式,用自己的视角去捕捉、去发现,用亲身的体验去感悟、去感受。
大学生记者走进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聆听讲解员讲解铁人其人其事
大学生记者将到1205钻井队、作业102队、采油九厂敖古拉采油队这3个具有优良传统的基层单位进行体验式采访,和工人们同吃同住,甚至值夜班、当钻井工、作业工、采油工。除此之外,大学生记者还将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大庆石油科技馆、中四采油队、提高采收率实验室等。
开营仪式上,第491场“石油魂——大庆精神石油精神”宣讲报告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个人。来自西南交通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一年级的沈彬彬告诉记者,为祖国甩掉贫油的帽子,为社会贡献发展的源泉,为世人提供精神的营养,也许,这就是铁人,这就是大庆,几十年如一日为共和国贡献着的良心。苏州大学学生袁洁颇有感触地说,听“铁人精神”,鼻头一酸,心里一震,“突然觉得这种正能量会让自己这么温暖,主旋律也是可以有血有肉有温度”。哈尔滨师范大学杜明玉则表示,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更好将原本抽象化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变得真实可感,在这个“精神缺钙”的时代,精神的传承不应该只存在于陈列馆和口头上,更应该体现在切切实实的行动中。
大学生记者们纷纷被铁人王进喜的感人事迹感动而沉思不已
大庆油田相关负责人讲述了三代铁人——王进喜、王启民、李新民的奋斗故事。他透露,今天在油田的24万员工队伍中,80后有5万多人,90后有两万多人,他们用青春、激情、智慧书写着人生的华彩乐章。他相信大学生记者一定能在同龄人之间找到共同的话题,产生心灵的共鸣,缔结真诚的友谊。在接下来的几天,大学生记者将到钻探工程公司1205钻井队、井下作业分公司作业102队、采油九厂敖古拉采油队3个基层单位进行体验式采访,当钻井工、作业工、采油工,和工人们同吃同住甚至值夜班。
据中国青年报社编委、共青团新闻中心主任黄勇介绍,从2014年开始,中国青年报社和中国石油共同开展“全国大学生记者新闻实践营”活动。3年来,先后有近百名大学生记者参加到活动当中。他们的足迹遍及新疆、青海、陕西等企业基层。大学生们与石油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青年的视角重新观察中央企业。这项活动成为了中国石油具有企业特色的与公众沟通的品牌项目。
大学生记者们在参观中四采油队之后合影留念
来源:发现教育2016年10月18日
链接:http://www.toutiao.com/i634277453431518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