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至21日,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圆满完赛,学校师生荣获国家一等奖2项、国家二等奖3项、国家三等奖16项,国家级一等奖数量全国第一,国家级获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二。
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作为服务外包产业领域唯一的国家级赛事,自2010年起已连续举办16届,在2024年首次发布的普通高校大学生计算机竞赛指数中,大赛被评为仅有的3个五星级竞赛之一,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和认可度,成为评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挥棒”。本届大赛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设置企业命题类(A类)、创业实践类(B类)和创响无锡类(C类)三大类别,涵盖企业服务、智能计算、消费互联、智能制造等方向,吸引了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全国904所高校的9502支团队参赛,竞争强度再创新高,其中国家一等奖竞争激烈,获奖比例仅为0.32%。

在本科生院指导与支持下,此次参赛由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和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牵头组织。为更好地组织本次比赛备赛工作,自2024年12月大赛报名启动以来,学校组建了来自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设计学院在内的20余位教师的跨学科指导与管理的教师团队,并联合开设《面向服务外包大赛:从设计到产品》课程,围绕赛事介绍、比赛培训、赛题分析、比赛模拟等方面对参赛学生进行科创能力强化培训,克服参赛规模大、赛题跨学科、实践性强、赛题数量增多、竞赛时间缩短等难点,线上线下多种方式进行协同指导。最终,由信息学院杨柳老师、李华老师指导的“古娜拉黑暗之队”和胡桂珍老师、李华老师指导的“深藏bluee队”脱颖而出,获全国一等奖。本届比赛学校提交作品47件,获奖率高达70.2%,其中国奖获奖率达到44.7%,远远高于大赛接近10%的国奖率。
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大赛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培育兼具技术能力与商业思维的复合型人才,是推进“高校人才资源—产业创新需求—区域发展战略”深度耦合的生动实践,学校已经连续参加十五届该项赛事,累积获得一等奖15项,二等奖73项的优异成绩,有效展现了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优秀的创新创业能力,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和精准引领。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应用导向+产教互动”为核心,持续提供赛事支持,激发师生创新创业热情,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