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非凡十年】李春梅老师的交大故事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日期:2022/10/24 16:37:47 点击数:

心中有光    素履以往

——“天府社科菁英”获得者李春梅老师

作者:熊钰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

李春梅,女,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系主任,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阿肯色大学访问学者,四川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四川省天府社科菁英人才称号,唐立新优秀学者,四川省监察委员会第一届特约监察员。

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管理等问题的研究。担任中国现代化管理学会廉政建设与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四川省政治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科学奖及教育教学奖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硕博士论文评审专家。

需求导向,学生中心:以因材施教统领教学教法

在李老师看来,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学生。因此在她的课程中特别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特别注意研究授课人群的特点,因材施教,强调针对性。

首先是课堂设计的针对性。每堂课的设计她都要考虑学生所处的年级,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她的教学重点皆有所不同。大一的新生,她会着力培养他们对本学科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这个学科的大门。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具体鲜活的事例帮助他们理解所学理论。让他们在丰富多样,有趣有用的实际感知中主动喜欢上这门课程,从而自愿花时间大量查阅相关书籍,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新生感慨说“李老师像是给我们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让我们爱上管理学这个学科。”二年级的学生,她开始注重专业性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形成严密系统的专业思维。通过大量专业术语的解析、专业问题的讲述,让学生养成科学、系统的思维方式。三年级的学生,她开始侧重学术规范的培育,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铺路。通过大量选题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的输入,培育学生的学术能力。

其次是内容的针对性。不同专业的学生,即使是同样授课内容,她在案例选取上也有显著的不同。比如她在讲《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的时候,针对土木专业的学生,她会阐述“一带一路”倡议中工程方面的案例;而针对外语专业的学生,则会讲述“一带一路”倡议各个国家交流中语言沟通的案例。让他们从自己的学科中体会到《形势与政策》的学习意义,学生只有觉得所学知识与自己紧密相连,他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态度。

李老师相继承担的《管理学原理》、《公共行政学概述》、《公共政策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领导科学理论与实务》、《形势与政策》等本科课程,《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专题》、《党的建设专题研究》等硕博士研究生课程。她的课程效果良好,学生评分很高,很多学生追着她听课。不少理工科学生因为听了她的《形势与政策》,又追着辅修她的《管理学原理》等专业课,有的甚至因为听了她的课程最终选择了与这些课程有关的研究生阶段的方向和专业。她在三尺讲台上,收获了一批小粉丝,也收获了教学的乐趣。

图为李老师指导研究生

春风化雨,以心换心:将立德树人融入日常点滴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李老师是一个热爱学生和教育事业的老师。她始终相信“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的教育思路,始终坚持关爱学生,培根铸魂的教育理念。正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蹈其步”,因为这份热爱,她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关爱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目前,她担任4名博士生,13名硕士生的指导老师,她坚持每周陪伴研究生上集体自习,当周问题当周解决;她坚持为每一个研究生亲自送上生日祝福,关心他们的生活与烦恼;她坚持每周例会,项目实操,慢慢引他们入学术大门。正是心与心的互换,爱与陪伴相携,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认可老师,从而真正接受老师的建议和教导。

图为李老师为学生过生日

她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系主任5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2019年获批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2021年,思政专业在中国软科排名中进入A序列,位居全国第22位,2022年位居全国16位;思想政治教育系获得西南交通大学首批立德树人先进集体,先后三次获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系室明星”;多次获得学校、学院“优秀党支部”荣誉称号。所在团队获教育部2021年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交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向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四同四融”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教学》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思政学子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生奖励基金1项,获得“五四杯”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生学术竞赛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得“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获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SRTP省级优秀奖2项。学生获四川省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四川省优秀运动员1人,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2人、三等奖4人,全国青年摄影大赛优秀作品2项等;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累计50余项,学生获奖评优率在65%以上。

在多年的工作中她总结了“用爱铸魂,用情育人”的立德树人模式,该模式被邀请在第七届全国重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协同建设研讨会上做主题发言,在西南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联盟成立仪式暨西南高校教师思政及师德师风培训会做专题发言。因立德树人表现突出,个人获得西南交通大学“教书育人优秀奖”。“把思政教育做到学生心坎里”的做法和经验被《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并被中国教育部官网、学习强国、光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转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图为李老师和她的毕业生们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把“钉子精神”贯穿研究始终

李老师深深地认识到“生也有涯,知也无涯”,因此她经常教育学生,我们要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某一个问题的研究上,发挥钉子精神,集中拳头力量。

2002年开始,她就开始专注于对公众参与问题进行研究。因为她深知能力有限,只有专注于一个问题才有可能有所斩获,有所突破。因为她始终对科学怀抱着敬畏,用执着打破难关,用信念攻破难题。20年来,她执着于一个研究课题的深入,她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项目选题均是以公众参与为主题。随着岁月的积淀,她先后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国行政管理》、《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中国青年研究》等高级别期刊上发表文章三十余篇。出版专著《城镇居民公众参与认知、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公众廉洁感知、满意度和政府信任关系的实证研究》两部。她的两篇智库报告先后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采用和四川省道孚县人民政府采用。她先后获得了唐立新优秀学者称号、成都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四川省天府社科菁英人才称号。

无数的学生因为老师的温言良语而感动一生,无数的学生因为老师的教诲而成长成才,无数的学生因为老师的付出甚至改变了命运,而老师就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可以说,教育是一份师生相互成就的事业,而唯有爱是这份事业的光!只要心中有光,素履亦可往之!


信息员:陈丝丝     作者:熊钰     责任编辑:陈丝丝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