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校党委副书记晏启鹏为本科生讲“小长征”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7/11/24 15:01:00 点击数:

11月23日,犀浦校区X2518,校党委副书记晏启鹏通过讲述我国解放战争时期“小长征”转战陕北的故事带领同学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给同学们带来一堂有特色、有收获的课堂,课前十分钟,晏启鹏便到达教室做准备:仔细检查耳麦,查看PPT播放是否流畅,担心后排同学能否听清讲课声音。

晏启鹏以同学们所熟悉的长征为例说道,通常所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实是红一方面军历时12月零2天的行程,而加上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的行程,长征真正的行程应该是六万余里。

随后,晏启鹏引出了“小长征”的概念。什么是小长征呢?晏启鹏说道,从1947年3月18日主动撤离延安到1948年3月23日在吴堡县川口村东渡黄河,历时一年零五天,行程2000余华里,其历时及行程堪比长征了,因此谓之“小长征”。其间,晏启鹏向同学们展示了转战陕北的路线图,生动形象地讲述了转战陕北开始“小长征”的历史:毛主席誓要与延安人民在一起,坚持不离开延安,在周恩来、朱德等人万般劝导、审时度势下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延安。

讲到如何走“小长征”时,晏启鹏讲述转战过程中经历的十大战役和四次紧急的遇险经历。在讲到中央军队如何险而又险地逃脱国民党的追截时,晏启鹏声音都拔高了几度,情绪激昂。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军民是真正的胜利之本,人民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在谈到转战陕北的意义时,晏启鹏说道,转战陕北,一是体现了共产党人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这特殊历史时期表现得淋漓尽致;二是体现了领袖的担当和共产党人的担当,转战陕北减轻了全国其他战场的压力,尤其牵制了是国民党嫡系军队胡宗南部队;三是继承、孕育、弘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四是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晏启鹏总结道,这一段历史有很多故事,我们越学习越了解,越了解越敬佩。他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努力做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中国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只有做到这样,才能肩负起未来的责任。他还希望同学们能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争取进步,努力学习。

作者:方晓峰 李文峰 刘中梅 摄影:鞠红伟     责任编辑:夏小童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