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网站获悉,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何云庵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精神口述史挖掘、整理与研究”通过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评审。这将是自学校实施“文科繁荣”计划以来,获得的第3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最高级别文科项目上零的突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中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项目,主要支持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有重大作用的研究课题,自2005年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设立以来,一直具有重大的导向性、权威性和示范性,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众多专家学者参与竞标,中标课题对于所在单位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极大的推动了所在单位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该项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立论基础—实证研究—深化研究与转化应用”的研究思路,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深化抗震救灾精神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挖掘整理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精神口述史,总结抗震救灾精神构筑的历史经验与规律,进一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项目设四个子课题:抗震救灾精神的本质规定研究;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精神口述史料挖掘;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精神口述史整理与数据库建设;基于口述史的抗震救灾精神深化研究和转化应用。
该项目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们今天要继续弘扬抗震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的具体展开,有助于弘扬中国精神、构筑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有助于引导广大人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高度认同,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有助于增强广大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文科建设处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着力提升组织策划获取国家级重大项目的能力,特别是在重大项目前期培育、项目申报过程中的选题设计、团队组建、标书填报、专家论证等方面全程跟踪、精心服务,努力抓好项目申报的各个环节,全力配合各项目组工作。何云庵教授本次中标的重大项目也是课题组此前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征集选题建议中提出并被成功列入招标指南的课题。该项目的成功申报标志着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对于凝练学科方向,提升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实力和全国知名度有着重大意义。
首席专家连线:
西南交通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经历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两次地震的高校。唐山大地震中,我校罹难的教职工及其家属共384人!(其时学校已迁往四川峨眉,但适逢暑假,很多教职工因回唐山探亲而遭此劫难。)由于撰写校史,我对唐山大地震印象殊深,对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诸多感动、感慨和思考。由于在这样一所学校里工作与生活,因此对抗震救灾精神的研究,既出于理性的探索,更有情感的呼唤。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损失。坚决战胜这场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不仅是历史对中国人民意志、勇气、力量的严峻考验,还是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一次重大检验。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携手海内外中华儿女,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与灾区发展的伟大斗争实践中,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在灾后重建和灾区发展的实践中,抗震救灾精神又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类历史上这样一次抗震救灾的典范和壮举,其中所凝结的当代中国精神——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非常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反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本课题内含的总体问题即是:在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挖掘整理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精神口述史资料,结合新时代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总结提炼抗震救灾精神构筑的历史经验与规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