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上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何云庵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精神口述史挖掘、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举行。
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罗仲平,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规划评奖办主任黄兵;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周仲荣;专家组组长、西南大学原党委书记黄蓉生,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研究院院长杨凤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陈井安、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高中伟等专家组成员;项目首席专家何云庵,以及子课题相关负责人、主要成员出席开题报告会。报告会开幕式由我校文科建设处处长张雪永主持。
据了解,“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精神口述史挖掘、整理与研究”是自学校实施文科繁荣计划以来,获得的第3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最高级别文科项目上零的突破。
周仲荣首先致辞。他指出,西南交通大学是国内唯一一所经历过唐山大地震和汶川特大地震的高等学府。在地震以后,学校一方面组织力量自救,另一方面以强烈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坚守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第一线,展现出学校与祖国人民骨肉相连的真实情感。2016年6月,西南交通大学正式组建抗震救灾精神研究团队,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项目共计9项,取得了重大成果。周仲荣表示,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入实施文科繁荣计划,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
罗仲平在致辞中向课题组提出六点要求:第一,强化质量意识,高标准地完成重大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导向明确、观点鲜明、主题突出、方法科学、视野开阔、坚持继承与创新发展的有机统一;第二,强化责任意识,学校要做好管理和服务,上报和宣传阶段性成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协助解决;第三,认真完成年度检查,课题组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向省规划办提交工作简报,建立重大招标项目管理数据库;第四,加强阶段性成果和最终研究成果的宣传力度;第五,加强服务,为项目组提供研究条件;第六,项目承担过程中经费使用正常,但存在缺口,可以向全国规划办申请滚动支出。
在开题报告会上,何云庵作开题报告,他从课题背景、课题设计、项目管理三部分进行了阐述。据介绍,该项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立论基础—实证研究—深化研究与转化应用”的研究思路,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深化抗震救灾精神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挖掘整理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精神口述史,总结抗震救灾精神构筑的历史经验与规律,进一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项目设四个子课题:抗震救灾精神的本质规定与研究、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精神口述史挖掘、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精神口述史整理与数据库建设、基于口述的抗震救灾精神深化研究和转化应运。
在专家组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就资料挖掘、采访对象、抗震救灾精神和民族精神关系、人道主义精神、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多个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高中伟教授对选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表示肯定,认为它对于学术理论建设和培育新型人才有重大意义,也提出研究项目要以资料挖掘为重,采访对象不能局限于核心灾区的地震亲历者,在精神研究中应处理好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关系,处理好汶川地震、唐山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的关系等几点建议。陈金龙教授认为,应该将这一精神发展史转化为抗震救灾精神总论,注意避免某些精神的交叉,做好数据库建设,并指出项目研究应提升高度,体现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采访对象中还应该对一线记者、特别是海外记者进行采访。杨凤城教授认为项目研究应该深刻考量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关系,加强项目的深层理念建设,并希望突出人道主义的底线和底色,体现共同价值追求。陈井安教授希望项目可以进行延展性的讨论、提升性的凝练、创造性的构造,突出特色,讲好中国故事。黄蓉生教授提出,希望项目要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吸收各位专家的意见,注意特定的时空概念,以及多学科的交叉运用,要有比较事业,做到延伸拓展,贴近现实,并且一定要突出创新,突出学术价值。